中国造世界上最大液化气船:长230米?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该船是江南造船自
【菜科解读】
快科技4月26日消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超大型液化气船计划于今日交付船东——新加坡PETREDEC公司。
该船是江南造船自主研发设计的第四代超大型液化气船,总长230米,型宽36.6米,服务航速16.5节,使用双燃料动力,燃油续航达到23000海里,油耗和气耗水平领先国际水平。
93000立方米超大型液化气船首次应用江南造船自主研发创新设计的舵球节能装置技术,使得船舶的快速性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此外,该船在建造过程中还首次实现了液货舱低温钢的全国产化,大幅压缩采购周期。
据了解,液化气船是专LzXYoBQy门装运液化气的液货船。
又可分为液化天然气船(LNG船)和液化石油气船(LPGLzXYoBQy船)。
其中,液化天然气船,简称“LNG船”。
主要运输液化天然气。
液化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为便于运输,通常采用在常压下极低温(-165℃)冷冻的方法使其液化。
我国是继韩、日等国后实现自主研发系列LNG船型的国家,而且我国设计船型在安全、节能、环保方面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
LNG船是在-162摄氏度低温下运输液化气的专用船舶,被喻为世界造船“皇冠上的明珠”,只有美国、中国、日本、韩国和欧洲的少数几个国家的13家船厂能够建造。
诸葛亮草船借箭为什么一代奸雄曹操不放火箭呢 难道真是作者写的那样吗
当时靠着的舌战群雄,终于将吴蜀两国联合到一起,最终在赤壁借助长江水势和曹操。
《演义》一书中罗贯中对于这段历史中的艺术性改编也形成了引人入胜的故事。
其中最著名的毫无疑问的是诸葛亮的草船借箭。
面对周瑜三天造出十万支箭的阳谋,诸葛亮依靠自己的谋略,仅靠着草船就从曹操那里“借”了十万支箭。
小时候每每看到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时候,的会为诸葛亮担忧,总会害怕万一曹操不是用的箭,万一用上火箭怎么办?诸葛先生不就没命了?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终于想通了,不是诸葛亮胆子大,在赌曹操不用火箭,而是诸葛先生已经将曹操算计的死死地,曹操根本不可能用火箭。
一、我们都知道在三国时期想要放火箭是很困难的,这种火箭和普通的箭只是不一样的,需要用已经浸过油的布条绑在箭只上,以当时的生产水平,也不可能提前准备好火箭,因此想要发射火箭是需要长时间的准备的。
诸葛亮就是算好这一点,才在凌晨三四点率领船只前往曹操大营的。
此时长江之上雾蒙蒙一片,突然遇到敌袭的曹操根本不可能来的及制作火箭,作为一个正常的军事家,能想到的最好方法就是用铺天盖地的箭只来给自己拖延准备时间。
只不过正常的曹操没想到会遇到这么的诸葛亮,白白送了十万支箭给诸葛亮。
二、除了刚刚说过的制作时间不够,限制曹操使用火箭的另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霍阿金的射程根本不足以射到诸葛亮的草船,诸葛亮在借鉴的时候就已经算计好了曹军的弓箭射程,让这些箭只能射到船身,连船篷都不会射穿。
普通的箭都只能勉强射中诸葛亮的草船,在箭上绑上重重的布条的火箭就不用想能够射到船身上。
三、除了上面两点火箭的客观因素之外,还有曹操根本不会使用火箭,我们都知道,曹操前面直到之前,曹操都是在中原进行陆战,更本没有过海战的经验。
曹操就没有想到过水战也可以用火攻。
甚至于赤壁之战曹操也没有任何防火的措施。
可以说曹操的各个方面都被诸葛亮算计的死死的因此才有把握的去草船借箭。
随机文章兵马俑简介俄罗斯不明飞行物干扰导弹中心,300米飞行物险酿核战争宝鸡秦汉墓地摇钱树,秦汉墓地惊现摇钱树/并非秦人物品众神之王宙斯的故事,杀父成为天界主宰/风流成性处处留情宇宙是不是一个大黑洞,宇宙中不存在超大黑洞/多个黑洞
集合众多黑科技的中国四大古船,有些技术至今仍被应用于船舶
中国航海的辉煌历史,莫过于下西洋了。
其实,中国古代对航海的贡献不止于此。
古人先后发明了多种船型,其中四大古船,集合了众多黑科技,是水上运输、捕鱼谋生和近海作战的主力船型。
出现最早的是沙船。
公元前525后,吴军攻楚。
双方在长岸(安徽当涂西南)爆发激战,楚军主帅司马子鱼战死,楚军反击,缴获了吴军旗舰“余皇”。
吴见状,事先安排熟悉水性的吴军士兵,潜伏在水中。
晚上,吴军高呼:“余皇。
”潜伏的吴军一呼百应,楚军骚乱,吴军乘势掩杀,楚军大败,吴军重新夺回了“余皇”。
图1 沙船是中国古代用于航海的一种防沙平底木船 “余皇”是春秋时期水军装备的大型战船。
船体宽大,船身有三层船舱,外观似楼,有“楼船”之称,这就是沙船前身。
经过不断的改良,在时,江苏崇明出现了一种平底海船。
沙船大小不同,载重不一,小型的200吨,中型的500吨,大型的1200吨。
时,就有大型沙船的身影。
沙船艏艉方正、底部扁平,甲宽舷低,这一特殊结构,使它具有适航性好、吃水浅、载重量大,安全性高等特点,能在江河湖海广泛应用。
在年间,全国总共有沙船上万艘,仅上海就占总数的一半。
沙船的表现出众,也存在不足之处。
由于船底扁平,造成航速较慢。
经过实践摸索,船工对沙船进行了技术改造,在船艏加装梗水木、船腰增设腰舵、船艉加挂太平篮,实现全风向航行。
在七级大风下,沙船依然平稳行驶。
此外,沙船穿浪能力不足,削弱了它的远洋能力。
元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三月,由九百艘沙船组成的艘队,在攻打日本途中遭遇台风袭击,元军损失惨重,这次失利与沙船的很有关系。
图2 福船的模型 清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一艘名为“耆英”的中国帆船,历时两年,从香港出发,经好望角,沿美国东海岸,到达英国,创造了中国帆船远洋航行的最远纪录。
“耆英号”以福建、浙江一带的海船为蓝本设计。
这种海船始于宋元时期,采用单龙骨,下尖上宽,艏艉高翘,以福建制造的质量最好,因此称为“福船”。
福船有两大特点:一是特有的双舵设计,能够在远洋近海操控自如,进退便利。
二是采用水密隔舱技术。
这种技术是将船舱分隔,互相密闭。
这么做一方面便于装御管理,另一方面提高了福船的生存能力。
即使有一两个水密舱进水,只需进行针对性的修补,不会对福船整体造成影响。
图3 《筹海图编》中的福船 郑和下西洋时,宝船是船队的主体,长146米,宽50米,吃水6米,排水量超万吨,船分四层,九桅十二帆,光船锚就重达数千斤,需要二三百人合力,才能航。
宝船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木质帆船,也是一艘超大号的福船。
明嘉靖年间,在《筹海图编》中,描述福船“高大如楼,其底尖,其上阔,其首昂而口。
”正因如此,福船稍加改造后,就能成为一艘战船。
在闽浙沿江组织抗倭船队,福船是这支船队的主体。
战船底层为压舱石,二层居住士兵,三层日常操练,四层装备了各种大小火器,用于对敌作战。
由于身高底尖,适合近战冲击,对敌船造成毁灭性的伤害。
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记载“福船城风下压,如车辗螳螂,斗船力而不斗人力,是以每每取胜。
”正因为福船优势明显,水军的主力以福船为主,威力惊人,战果显著。
图4 临高拖风船,广船的一种 福船特色鲜明,广船同样表现突出。
广船,萌芽于唐宋时期,成熟于元明,因产于广东而得名。
它与福船有很多相似之处,两者大小相当,船型类似,都是以头尖体长,上宽下窄为主要特征,船体结构同样采用了水密隔舱技术。
广船也有自己的“独门秘籍”。
福船的材质以杉木为主,广船采用的是产于东南亚珍贵的阔叶树种铁力木,具有质重坚韧、耐磨损、耐腐蚀、不易变形、抗虫蛀等特点,不过价格是杉木是两倍。
广船的龙骨均是铁力木的。
有了这套坚硬的“骨骼”,广船的适航性和耐用性远高于福船。
图5 明末清初外国人画的珠江口的广船,基本和福船一样 此外,广船还采用了平衡硬式斜桁四角帆和多孔舵。
简单来说,广船桅少帆多,一桅多帆,而且帆宽大于船宽,是当时中国船帆面积最大的船。
而多孔舵则是在舵叶上有棱状孔。
这一小小的改动能使舵叶两侧的水相互联通,减少转舵力矩,操作省力。
“金华兴”是广船的典型代表,是目前中国现存最早、船型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三桅古帆船,始建于清代后期,2004年5月,一支海洋科考队发现了仍在海上捕捞作业的“金华兴”。
它全长28.5米,宽8.2米,主桅杆高23.5米,排水量二百吨,有八个舱房十六个铺位,底板和肋板分别采用了铁力木和香樟木,是不可复制的“活化古”,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可惜在2008年7月7日,“金华兴”在珠海离奇沉没。
十天后,“金华兴”打捞出水,当地政府将对其进行大修后,计划成立古帆船博物馆,让它找到最终的归宿。
图5 巴里绘制的鸟船侧视图与正视图 图6 巴里绘制的鸟船甲板布置图 作为最后一种出现的木帆船,鸟船创造了中国木帆船最后的辉煌。
因航行速度快,如海上飞行的水鸟,故名鸟船。
因船眼上有绿色的眉毛,又称“绿眉毛”。
鸟船诞生于嘉靖年间,最初的船型修长,艏艉尖细,船身低矮,三浆一橹,可容纳三五十人,是浙江沿海常见的小型渔船。
年间,出现了鸟船2.0版。
船身进一步加大,由四浆变成六橹,船艉增加一橹,这样可以做到“有风扬帆,无风摇橹”。
到明末,远洋贸易大都以鸟船2.0plus为主力。
船身长达23米,船尾设橹,取消了两旁的船橹。
鸟船体积的增大,引起了多方的关注。
随着热火器的普及,明朝水军大量装备了鸟船,用于近海作战。
为了适应水战,鸟船分为单层和双层,每艘船装备的大小火炮,少则18门火炮,多则36门火炮。
商人看中的鸟船载重量大、速度快的特点,将其豪华装修,造价是官船的数倍,在船艏二侧设有牙状设置,用来防止海盗登船,在薄弱部位钉着铁钉,“使贼不得近板”。
正因如此,鸟船成为海盗重点关注的对象,明末大海盗刘香将抢劫的鸟船据为已有,改装成载员三百余人、架炮十余门的海盗船。
图7 鸟船,又称绿眉毛,是中国古代海船中的一种船型 清初,盘踞在台湾的集团,成为清廷重点打击对象。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当时,福建总督姚启圣建造和筛选了大量大型鸟船,据汪楫在其《使琉球杂录》中记载:“船长十五丈有奇,阔二丈六尺,桅高十余丈,头桅踰其半„„战台各翼以扶欄列炮十二。
”虽与郑氏集团的三十六门炮的鸟船相比,仍存在差距,不过在东亚已经是十分先进的战船了。
凭借这些战船,最终歼灭了郑氏舰队,郑克塽被迫投降,台湾纳入版图,实现了统一。
战后,鸟船失去了利用价值,纷纷拆解,直到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了尘封的国门,此时,清廷才意识海防的重要性,醒悟之际,为时已晚。
中国古代四大古船,集合了当时最先进的技术,有些技术至今仍然广泛应用于各类船舶。
然而先进的技术受制于落后的观念,不但没有享受技术红利,反而助长了对手的技术进步,这是技术的不幸,也是时代的悲哀,戒之!鉴之! 随机文章全球干尸睡美人,跨越4000年干尸如同女孩死亡率最高的极限洞穴潜水,美国洞穴一年死25人印度神庙的五头蛇惊爆网络,网友PS误导读者(100%假新闻)揭秘2018年星象吓人视频图片,谣传2018年将迎来世界末日1987年新疆和田丧尸事件真相曝光,国外媒体瞎炒作污蔑(制造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