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灭绝后又复活的物种,科学家都被震惊了,太令人难以置信

【菜科解读】
当一个动物物种灭绝,突然从我们的世界消失,这总是令人悲伤的。
然而,当一个新物种被发现时,绝对是令人兴奋的,科学家甚至都被震惊到了,但也许最不可思议的是当我们发现那些被认为已经灭绝的动物还活着。
这些被认为灭绝又重新发现的物种被称为拉撒路物种。
在我们认为它们灭绝后,其实它们是隐藏了起来,这些物种中有几个甚至活了数百万年都没有被重新发现。
以下是一些被认为灭绝又重生的生物。
1. 腔棘鱼
腔棘鱼可能是最著名的拉撒路物种,这主要是由于它被发现的方式。
古生物学家在挖掘的过程中发现了大量的大型有鳞鱼的化石,但他们一直认为这个物种已经灭绝了——直到1938年,这条鱼突然出现在渔网中。
腔棘鱼生活在深海,所以很难找到,但它仍然存活至今。
2. 侏儒眼镜猴
世界上最小的哺乳动物同时也是最脆弱的,这是有道理的。
它们身长不足10厘米,它们才被认为灭绝了。
自1930年以来,该地区就再没有发现过这种动物,科学家认为它可能已经被消灭了。
直到2000年,人们终于在老鼠夹里发现了侏儒眼镜猴。
3. 豪勋爵岛竹节虫
豪勋爵岛曾经是一种被称为树龙虾的大型竹节虫的家园。
1918年一艘搁浅在那里的船释放了一群喜欢吃这种生物的老鼠。
不到两年,这些昆虫就完全消失了。
几十年过去了,在附近岛屿发现了一种奇怪的昆虫,2001年,两名澳大利亚科学家决定爬上塔尖亲眼看看,他们在那棵植物下面发现了豪勋爵岛竹节虫。
4. 号角夜蛇
1936年,科学家在克拉里翁岛只发现了一只号角夜蛇,这也是第一次发现这种奇怪的斑点蛇。
科学家带回了实验室研究,但后来再去这个岛上,并没有发现同样的蛇。
1914年,一个研究小组发现了一条图案奇特的蛇。
经过一系列的DNA测试,他们确认这条蛇就是号角夜蛇。
科学家们仍然不确定有多少这样的蛇存在,但它们已经在这个小岛上生存了80多年,没有受到任何干扰。
5. 百慕大海燕
百慕大海燕,是一种罕见的鸟类。
它们经常依赖大量的海燕作为食物。
后来,随着殖民和自然栖息地的破坏,这些鸟在17世纪初被宣布灭绝。
但300年后,动物学家救了一只受伤的海鸟,后来发现这种鸟被确定是百慕大海燕。
6. 古巴鼩
古巴鼩自恐龙时代就已经存在了——它甚至看起来还有点史前的味道。
它们只有30厘米长,长鼻子,实际上是有毒的。
它们的栖息地在20世纪中期遭到破坏,当狗和猫开始大量食用它们时,这个物种在20世纪70年代,人们认为它们已经完全灭绝了。
直到2003年,一个研究小组重新发现古巴鼩。
它们仍被认为是高度濒危物种,但保护工作正在进行。
7. 山猴子
山猴子是世界最古怪的濒危物种 ,每个人都认为这种特殊的物种在4万年前就灭绝了。
但后来又重新发现了它们,所以科学家们称这种动物为活化石,因为虽然它最初被认为是啮齿动物,但它实际上是一种有袋动物。
它们的数量似乎保持得很好,所以山猴子可能会在未来的数百万年里继续存在。
8.新喀里多尼亚冠毛壁虎
#p#分页标题#e#新喀里多尼是一个离澳大利亚海岸不远的小岛,那里有几种独特的物种,包括一种颜色鲜艳、长着尖刺的小拉撒路物种。
新喀里多尼亚冠毛壁虎于1866年首次被发现,但很快就销声匿迹,人们认为它已经灭绝了。
直到1994年——100多年后——科学家们才意识到它们仍然存在。
9.老挝岩鼠
这种啮齿类动物看起来像是老鼠和松鼠的混合体,科学家们在2005年对它进行了更详细的研究,当时他们正试图确定它到底是什么物种。
当他们发现这只奇怪的小老鼠实际上是一个古老的老鼠家族的一个物种。
这些生物很普遍,据知,早期人类很可能几个世纪以来人们一直在吃这种古老的物种。
10. 杰氏鹛雀
杰氏鹛雀以独特的叫声和一身棕色的羽毛而闻名,这种鸟在1941年灭绝了。
但在2013年,一组研究人员偶然发现了一小群鸟类。
科学家听到了一声奇怪的叫声。
把它们的叫声录下来,并把音量放得很大。
果然,这就是在几十年前灭绝的杰氏鹛雀。
李鸿章为什么一开始支持常胜军,到最后又要解散他们?
尽管他们为了使清政府遵守天津条约,而同时采取军事行动。
1860到1861年间,中国开始谈判购买西方船只枪炮,以及正式和非正式地雇佣外国陆军和海军人员。
到1862年初,不但中央政府已经答应购买一支配备英国军官的海军用于长江防务,而且江苏和浙江地方官员也已开始招募像常胜军这样,由中外雇佣兵组成的军队全力对付太平军持续不断的威胁。
而作为署理江苏巡抚的,一开始支持常胜军, 后来却要解散常胜军? 李鸿章在他的军队实施近代化的早期阶段,深深依赖常胜军管带,以及引人注目的美国人华尔的个人帮助。
他利用华尔的关系,取得枪炮、船只和其他军需品,他设法赢得这个美国指挥官的友谊,以博取列强的欢心。
实际上,李鸿章更加把握住国内的政治现实。
例如,他深知华尔同贪赃舞弊,但却与有权势的当地道台吴煦私交密切,他认为如果做出试图削弱其中一人地位的任何努力,势必招来另一个人的敌意。
李鸿章心里知道华尔至少参与了吴煦的某些非法活动,然而他在这个美国管带生前并没有对他或他们两人公开采取行动。
而是他继续同华尔密切共事,在获取武器方面互相建议和帮助,并且在对太平军的军事行动中,同密切合作。
他在华尔身上看到一个“奋勇攻打”,“能倾服于上海众洋人”的西方领袖人物,他认为其武器极有威力,他的中国士兵“与洋人是一是二”,没有什么区别。
1862年,在抵达上海后两个星期内,他看到了用近代西方武器直接对抗太平军的效果,开始为他的淮军购买这些武器。
随后,他很自然地雇佣了常胜军中的西方教练。
到1862年末,李鸿章的军队已经有一千余支来复枪,雇佣了六七名常胜军的西方教练,不及一年,淮军已扩充到4万余人,这时他已拥有1万余支来复枪、若干门太炮以及十几个新来的外国教练而感到自豪,这些教练大多数来自常胜军。
然而,华尔于1862年9月末在慈溪战役中不幸遇难,这给李鸿章同时带来了机会和困难。
一方面,这帮助李鸿章削弱了吴煦的势力,因为这个上海道台对华尔十分依赖。
另一方面,这又使这个江苏巡抚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外国顾问,并且把大量军事管理上的难题带到了他的面前。
而这些都不得不涉及替代华尔充任常胜军管带问题的政治军事策略。
虽然英国人和法国人都提出了他们自己领导这支部队的候选人,但是李鸿章坚定主张,如果外国人要带领中国军队,他们必须像华尔那样呈请成为中国臣民,受中国节制。
华尔的得力助手白齐文看来是符合这样的要求,他和华尔一样,是一个勇敢的军官,曾经要求成为中国的臣民,娶了中国妻子,全心全意献身于反太平军的事业。
不过和华尔不同的是,他性子鲁莽暴躁,言行放肆,做事情不负责任,与其难以共事。
1863年1月初,白齐文为了常胜军的饷给问题,在同中国当局连续争吵几个月以后。
同杨坊有过一次特别严重的争吵,他打了杨坊,并且夺走4万元。
此时,李鸿章立即要求将这个美国指挥官撤职,指责他抢夺、叛逆和不忠。
直到1864年2月常胜军恢复战斗以后,在收复太平军几个主要据点中起了重大的作用,但是到5月,李鸿章清楚地意识到这支部队已经走过了它的全盛时期,他因此匆忙之下作出了裁撤的计划。
在他看来,常胜军过于“靡费”,也过于无能,而且更多的财政证明他们过分忠于“地方”,他相信淮军是保卫江苏省卓越的足以胜任的工具。
这一计划让赫德和上海英国提出非议,他们认为这支中外合作的部队不应当太早贸然做出解散的决定,而是常胜军至少有一部分应作为地方防卫力量和训练项目而“永予保留”。
随后,在赫德、英国领事巴夏礼、戈登以及李鸿章等人进过了广泛却很艰难的谈判之后,各方达成了折衷的方案:常胜军中大约有一千人保留下来,由戈登指挥,作为上海西南约25英里小镇凤凰山的外国训练项目的核心。
总之,在李鸿章对常胜军的态度上来看,他前期先是利用常胜军攻打太平军,后期由于常胜军领导的去世,其作用大大降低,李鸿章对其的态度转为解散,所以常胜军只是李鸿章的一个棋子罢了。
随机文章汉武帝马邑之谋之后宛如雕像的欧洲沼泽木乃伊,相貌清晰内脏都还在揭秘月球背面为什么去不了,纳粹余孽欲求基地/外星人的采矿场回光返照一般持续多久,短则几小时/长则一两天(身体抗拒死亡爆发)离太阳系最近的星系,半人马座α星系(三恒星系统引起众多关注)
邓国是如何建立的?最后又是如何灭亡的
”《左传》桓公九年(公元前703年)载:“巴子使韩服告于楚,请与邓为好,楚子使道朔及巴客,以聘于邓,邓南鄙鄾人攻而夺其币,杀道朔及巴行人,……”记得是(当时在鄂西,后迁川东)派了韩服到,并通过楚国要与邓国建立友好关系,楚国派道朔同巴国的韩服一起往邓国,到邓国南部边境的邓国的属国鄾国时,鄾国人夺了他们所带的礼物,并杀了道朔及巴国的行人。
为此,楚国派人质问邓国,邓国不接受指责,于是楚国派兵和邓国作战,并打败了邓国。
这是《左传》记载的一段史实,也是史料中记载的发生在襄阳的第一场战争。
邓国在周代诸侯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中,为第二等的侯爵,国土纵横几百里或百馀里是应有的规模,不会象今日的乡镇一样纵横只十里、八里那么局促狭小。
第四等爵位的巴国派使臣从几百里远的地方带礼物来主动结好邓国,可见当时邓国的国势与威望。
著名考古学者、历史学家郭沫若在《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中,明确指明邓国在河南邓县(今邓州市)。
童书业在《古巴国辨》,吕思勉在《先秦史》诸文献中,均准确无误的指明邓国在今河南邓县(今邓州市),而不是湖北的襄樊。
2009年7月14日,襄阳市考古队员为配合内环线建设进行考古时发现了两片春秋早期的卜骨。
这两片卜骨出土在邓城遗址以南约600米处的王家巷遗址。
据介绍,这是在邓城遗址附近首次发现卜骨,为邓国都城在邓城又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证据。
据襄阳内环线工程考古项目执行负责人王先福介绍,在王家巷遗址出土的卜骨是用牛的肩胛骨制成,该卜骨上的孔上下左右排列整齐。
商周时期,人们在决定某件较为重大的事情时,将制好的卜骨放在火上灼烧,根据灼烧后孔产生的裂纹走向判断吉凶,然后将整个占卜过程及其结果刻在卜骨上。
此次出土的卜骨上没有文字并且没有灼烧过的痕迹,证明这两块卜骨没有被当时的人使用过。
“发现卜骨的遗址在邓城城址以南约600米处,这里很可能为古邓城的作坊区。
”王先福介绍,卜骨一般出土于较为重要的遗址,如都城、燕下都等地。
该卜骨的发现为邓国都城在邓城又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证据。
随机文章世界十大禁止狙击枪,98K光荣上榜/巴雷特美名远扬普遍存在的羊群效应,随大流可能导致你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万里长城起点和终点在哪,丹东虎山长城是起点/终点是嘉峪关外星人说人类前世是神,美国秘密研究外星人(外星人说人类是神)白洞和黑洞谁最可怕,白洞与黑洞谁厉害(黑洞吸白洞吐/都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