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萝卜?1.4米的巨型萝卜

【菜科解读】
世界上最大的萝卜是什么萝卜?萝卜(学名:Raphanus sativus L.)十字花科萝卜属二年或一年生草本植物,高20-100厘米,直根肉质,长圆形、球形或圆锥形,外皮绿色、白色或红色,茎有分枝,无毛,稍具粉霜。
总状花序顶生及腋生,花白色或粉红色,果梗长1-1.5厘米,花期4-5月,果期5-6月。
下面就跟一起具体看看世界上最大的萝卜等相关内容。
当地的人都认为这个萝卜快成了精了,所以有人也过来迷信的拜拜它,将它的照片发到网络上边,有人还将这个大萝卜的照片保存,希望有朝一日能将这个大萝卜做成植物标本,萝卜的照片一经发到网络社交媒体上就引来了很多观赏的人,由此农民的儿子就像各位前来观赏的人收取一些观赏的费用,以此来小小的增加一下收入。
世界上最大的萝卜
起初农民种植萝卜的时候就像种植其他的普通萝卜一样,将萝卜的种子洒在地里,等萝卜出来的时候,农民每天为它浇水施肥,萝卜长得很快,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和普通的萝卜一般大了,时间久了农民发现萝卜还在疯狂的往大里长,所以农民就任由它自由生长,并没有将萝卜拔掉,除了施肥以外,农民还为萝卜捉虫子,减少了很多的病虫害,慢慢的萝卜就长到了1.4米长,重达30斤,其中农民在种植它的过程中并没有使用什么特殊的方法,至于为什么能够长这么大,至今有可能还是一个迷。
一般普通的萝卜长到特别大的时候,萝卜心都会变得很空,萝卜的肉也会变得很肉,缺少很多的水分,而吃起来口感很差,营养成分也会减少。
这个1.4米的萝卜,目前还没有人去尝试去吃它,一是因为世界上差不多也就是它才能成为萝卜界的鼻祖了,二是因为大家都认为这样一个萝卜吃起来并不会太好吃,而且还很费事,所以,大萝卜是可以食用的,但是大多数的人都不会吃特别大的萝卜,或者放很久的萝卜,不但营养成分少,很气吃起来的口感还很差,所以吃萝卜还是要吃一些比较适中,放时间短,比较新鲜的萝卜吧。
植物学史
中国两千年前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称萝卜为芦菔。
晋郭璞注为“紫华,大根,俗呼雹突”。
6世纪30年代左右,北魏贾思勰著《齐民要术》中已有萝卜栽培方法的记载。
唐代苏恭著《本草》中谈到“莱fu”有“消谷,去痰癖,肥健人”的药用价值。
宋代苏颂著《本草图经》中提到莱菔“南北皆通有之,.......北土种之尢多”。
说明当时中国各地已普遍栽培。
形态特征
二年或一年生草本,高20-100厘米;肉质直根,长圆形、球形或圆锥形,外皮绿色、白色或红色;茎有分枝,无毛,稍具粉霜。
基生叶和下部茎生叶大头羽状半裂,长8-30厘米,宽3-5厘米,顶裂片卵形,侧裂片4-6对,长圆形,有钝齿,疏生粗毛,上部叶长圆形,有锯齿或近全缘。
总状花序顶生及腋生;花白色或粉红色,直径1.5-2厘米;花梗长5-15毫米;萼片长圆形,长5-7毫米;花瓣倒卵形,长1-1.5厘米,具紫纹,下部有长5毫米的爪。
长角果圆柱形,长3-6厘米,宽10-12毫米,在相当种子间处缢缩,并形成海绵质横隔;顶端喙长1-1.5厘米;果梗长1-1.5厘米。
种子1-6个,卵形,微扁,长约3毫米,红棕色,有细网纹。
花期4-5月,果期5-6月。
品种分类
变种
蓝花子(学名:Raphanus sativus L.var.raphanistroides(Makino)Makino):根非肉质,不增粗;茎高30-50厘米,有分枝。
花淡红紫色;花瓣倒卵形,长约2厘米。
长角果长1-2厘米,直立,稍革质,果梗斜上。
花果期4-6月。
产浙江(普陀)、台湾、广西、四川、云南,野生或栽培。
朝鲜、日本也有分布
长羽裂萝卜(学名:Raphanus sativus L.var.longipinnatus L.H.Bailey):二年生粗壮草本;根长大而坚实;基生叶长而窄,长30-60厘米,有裂片8-12对,无毛或有硬毛。
中国各地栽培,原产亚洲温带地区。
肉质根可生食或作为蔬菜,又可腌渍,以便久藏。
根和种子供药用。
栽培种
萝卜主要分为中国萝卜和四季萝卜。
中国萝卜:依照生态型和冬性强弱分为4个基本类型:
⒈秋冬萝卜类型:中国普遍栽培类型。
夏末秋初播种,秋末冬初收获,生长期60-100天,根据皮色和用途,可分为红皮、绿色、白皮、绿皮红心等不同的品种群,代表品种有薛城长红、济南青圆脆、石家庄白萝卜、北京心里美和澄海白沙火车头等。
⒉冬春萝卜类型:中国长江以南及四川省等冬季不太寒冷的地区种植。
耐寒、冬性强、不易糠心。
代表品种有成都春不老萝卜,杭州笕桥大红缨萝卜和澄海南畔洲晚萝卜等。
⒊春夏萝卜类型:中国普遍种植。
较耐寒,冬性较强,生长期较短,一般为45-60天,播种期或栽培管理不当易先期抽薹。
代表品种有北京炮竹筒、蓬莱春萝卜,南京五月红。
⒋夏秋萝卜类型:中国黄河流域以南栽培较多,常作夏、秋淡季的蔬菜。
较耐湿、耐热,生长期50-70天。
代表品种有杭州小钩白、广州蜡烛趸等。
四季萝卜:叶小,叶柄细,茸毛多,肉质根较小而极早熟,适于生食和腌渍。
主要分布在欧洲,尤以欧洲西部栽培普遍,美国等已引入栽培,中国、日本也有少量种植。
中国栽培的四季萝卜品种有南京扬花萝卜、上海小红萝卜、烟台红丁等。
实拍不该出现在世界上的9种物种,但它们却真实存在
深海龙鱼:它的个性跟它的外型相符,非常残酷凶狠。
它的身体可以在海底发光,雌鱼身长可达40公分,是雄鱼的8倍。
勃氏新热鳚:是旗鳚科新热鳚属的一种,平均体长30厘米。
是凶猛的鱼类,拥有极强的领土意识,这种鱼在争夺领地时,会用大嘴啄食搏斗。
粉色精灵犰狳:这是犰狳科中体型最小的一个品种,它们生活在阿根廷中部,与食蚁兽和树懒有近亲关系,用盔甲似的骨质甲保护自己。
它的长度只有90-115毫米长 不包括尾巴,体色为白玫瑰或者粉红色。
水熊:它被称为地球上生命力最强的动物,没有食物和水的极端环境中生存长达十年之久,可以在零下150摄氏度的环境里存活,甚至能在辐射强烈的外宇宙生存下来。
红唇蝙蝠鱼:这种鱼以一张好似抹了口红的嘴而闻名。
有人认为它们的红唇是为了吸引配偶而准备的。
还有个特别之处就是它们的鳍已经进化成了腿,可以在海底行走。
巴西角蝉:这种昆虫因其头上那顶有趣的”帽子”而闻名。
它头顶的黑色圆球重要成分就是甲壳素,外被细毛,内部则是中空的,至于这顶”帽子”的功能至今还是个谜。
背囊动物:它生活在海底,是类似捕蝇草的物种,可以通过张开的大嘴捕捉浮游物种。
它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雌雄同体,即使周围没有其他的同类,也可以进行生殖。
六角三角龙:也叫墨西哥蝾螈,墨西哥蝾螈体形较大,能长至30厘米,由于墨西哥的环境污染墨西哥蝾螈的数目正在减少,而碳烤蝾螈又是墨西哥人菜桌上的一道美食,这两个因素更加剧了蝾螈数量下降
世界上有“超能力”的10种物种,第2种可以在真空环境中生存
在长大后我们在看一些超级英雄的电影的时候也会热血澎湃,幻想着如果我们也有超能力该有多好。
但下面小编为大家盘点一下世界上有“超能力”的10种物种,第2种可以在真空环境中生存。
1、裸鼹鼠。
这种鼹鼠顾名思义,就是没有毛的鼹鼠,为何说他有超能力呢?本来就是它没有痛感神经,也就是说它不怕任何铜。
而且据科学家调查发现,它对于癌症有着天生的抵抗力。
2、水熊虫。
这种虫我们在物种课上应该有了解过,它有着超乎寻常的生命力,火烧不死,冰冻不死,水也淹不死,甚至于在真空环境中都可以生存。
3、壮发蛙、又叫壮节蛙。
要说起它的超能力,那可就厉害了,它在遇到危险的时候,可以随意断肢,然后把骨头从皮肤中刺穿出来作为保护自己的武器,听起来就很厉害啊。
4、虾姑,又叫螳螂虾。
据了解这种虾撞击力非常的强,导致人们饲养它只能把它养在塑料瓶里,因为它轻而易举就能击破玻璃鱼缸,当作一只虾,简直是战斗力爆棚。
5、灯塔水母。
除了我们所了解的灯塔水母是水母中毒性最强的一种外,它还有一个保命的超能力。
就是灯塔水母可以无限“转生”,也就是不管灯塔水母以任何愿意死去,它们都可以变回幼生态,重新再活一次。
这个怕是VIP玩家才有的待遇吧。
6、拟态章鱼。
在自然界中的伪装大师,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变色龙,但是拟态章鱼才是老玩家。
它们不仅可以改变自己外表的颜色,还可以改变自己的形态,可以任意模仿水蛇和比目鱼。
7、鸭嘴兽。
鸭嘴兽当作惟一的卵生哺乳动物,虽然有着呆萌的外表,可是它们的超能力也不容小觑,就是它们可以感受到极其微弱的电波,以此来躲避危险,也就是你距离鸭嘴兽还有五公里的时候,人家就已经知道你在哪了。
8、金花虫。
说起这种昆虫的超能力,就有些让人啼笑皆非了,就是它们在遇到危险的时候,可以迅速排便,然后把自己包裹在自己的粪便里。
9、跳蚤。
跳蚤的超能力本来很普通,就是可以跳的非常的远,通常可以达到自己体积的几百倍那么远。
10、琴鸟。
说起模仿声音,八哥和鹦鹉算是动物界中的翘楚,但是跟琴鸟比起来,就要逊色不少了,琴鸟几乎可以模仿你能听到的任何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