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高血压有没有危险?孕期高血压必须剖吗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3-02-21 点击数:
简介:孕期高血压有没有危险 孕期高血压必须剖吗 孕期高血压是非常常见的一种产前病症,孕期高血压一旦发病,严重地会

【菜科解读】

孕期高血压是非常常见的一种产前病症,孕期高血压一旦发病,严重地会影响到胎儿能否存活以及孕妇的身体健康,所以孕期高血压还是有一定危险的。

那么孕期高血压到时候生孩子必须选择剖腹产吗?

孕期高血压有没有危险 孕期高血压必须剖吗1

孕期高血压有没有危险

当然有危险。

1. 脑

妊娠期高血压状态下,脑血管的通透性增加,可导致脑血肿等状态,脑血管痉挛,可导致脑出血、梗死、栓塞等,同时在高血流灌注的状态下,孕妈也容易出现头痛等不适症状。

2. 肾

妊娠期高血压可引起肾小球漏出血浆蛋白,具体表现在孕妈身上就是出现尿蛋白,妊娠高血压还不同程度的损伤肾脏功能,造成不可逆转的改变。

3. 肝

对于肝脏功能,妊娠高血压也有影响,以肝脏门静脉损害多见,甚至出现血肿或肝脏破裂,严重危及母儿健康。

孕期高血压有没有危险 孕期高血压必须剖吗2

4. 心血管

由于妊娠期高血压的特征性生理变化就是全身小血管痉挛,所以血压升高且在原来妊娠的情况下,更加加重了心脏的负荷,损伤心血管功能,严重时还可能导致心衰,肺水肿等并发症。

5. 代谢

妊娠状态由于激素水平的改变,促进了水钠储溜,尤其是妊娠晚期,孕妈表现水肿的症状更加明显,而高血压状态又进一步的导致体内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代谢紊乱。

6. 胎盘血流

子宫跟胎盘之间的小血管在妊娠期高血压状态下也表现出痉挛,引起特有的重铸不足,胎盘血流循环是孕妈跟宝宝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通道,如果血流灌注量下降,就会影响孕妈对宝宝营养发育所要求物质的供给,引起胎儿的生长发育受限,甚至缺氧窘迫,而胎盘的功能也会下降,胎盘血管不稳定破裂或者出现胎盘早剥,这些情况都非常危险,随时可能危及母儿的生命。

孕期高血压有没有危险 孕期高血压必须剖吗3

孕期高血压必须剖吗

孕期高血压不一定要剖腹产。

在生小孩子采取顺产还是剖腹产这件事上,不仅仅要看看宝宝的情况更是要听从医生的建议。

在医生的建议下,确认自己身体的各项指数方便医生判断哪种方式。

一般在日常生活中,孕妇基本能自然地分娩,这种情况下不仅仅能将降低产妇和宝宝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产妇在分娩后的恢复也会很快且没有后遗症。

如果是采取剖腹产的话,虽然效率快并且可以将分娩时的疼痛降到最低,但是留下的后遗症就很多。

另外,剖腹产还要考虑但产妇和宝宝是否存在疾病,类似孕期高血压就是一个很大的麻烦,因为临盆的时候孕妇的血压是会逐渐上升的,如果存在高血压的问题,那么可能导致宝宝在子宫内缺氧,这种情况下是有必要考虑去剖腹产。

但是,如果孕妇在前期的检查中发现高血压的同时,还检测出了其体内存在尿蛋白的情况下,那么就一定要采取剖腹产来降低危险。

孕期高血压有没有危险 孕期高血压必须剖吗4

孕期怎么预防妊娠高血压 1、定时做产前检查

目前,妊高症一直是导致孕妇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它的发病原因及机制还不明确。

定期的产前检查能够帮助孕妇及早发现并控制妊高症,如:血压测量、验尿和腿部水肿检查等。

临床资料显示:做产前检查的孕妇85.4%能够在初期时发现妊高症,而未做产检的孕妇发现时几乎100%为重度妊高症。

2、孕期科学饮食

饮食及营养干预对妊高症有很大的防治作用。

有研究表明,钙有明显预防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作用。

同时,热量摄入太多,蛋白质、无机盐和微量元素摄入不足,都会诱发或加重妊高征,因此科学合理的饮食对预防妊高症的发生和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

3、起居有节

孕妇尽量保持每日睡眠时间在8个小时以上,养成午休的习惯;适量运动,当身体出现疲劳时要及时休息,尽量不做过于激烈的运动,以运动后感到舒适为原则;左侧卧位睡觉,能够促使静脉回流,菜叶说说,增加全身血循环,使下肢大静脉血液正常回流心脏,减轻或预防下肢发生水肿。

4、控制体重增长速度

控制孕期体重的增长速度,美国医学研究院制定的孕期体重增加指南指出:单胎妊娠中,孕前正常体重的孕妇,体重增长范围为17~25kg,孕前过重的增长范围14~23kg,孕前肥胖的增长范围为11~19kg。

孕妇体重保持在上述推荐范围内时,母、儿合并症最少。

5、蔬菜水果不可少

每天进食蔬菜和水果,最好做到蔬菜水果的多样化搭配。

孕期高血压有没有危险 孕期高血压必须剖吗5

香椿芽的营养价值有哪些?吃香椿芽的注意事项

通常在每年春季谷雨,香椿树发新芽,这时候很多人就会采集香椿芽食用。

香椿芽的味道鲜美馨香,营养丰富,香椿芽炒鸡蛋,配上各种色泽鲜艳的卷菜煎饼,简直是我们一想到都垂涎欲滴,有时候大家也更喜欢吃凉拌后的原汁原味的香椿菜。

虽然我们平时吃,但是几乎大家都不怎么了解香椿的营养价值还有吃它时候的注意事项,不妨一起看看吧!本文目录1、2、3、4、1香椿芽的营养价值有哪些1、香椿芽中还含维生素E和性激素物质、还含有一定量的楝素。

2、香椿芽还含有各种微量元素,如磷、胡萝卜素、铁等。

3、每千克香椿芽芽中含有30毫克以上亚硝酸盐,老叶中含有亚硝酸盐达每千克53.9毫克。

4、香椿芽含有15毫克的维生素C1,仅次于辣椒,是白菜中维生素C1含量的2.5倍,菠菜的3倍。

5、每100克香椿芽头中,含蛋白质9.8克、含钙143毫克、维生素C含有115毫克,磷135毫克,胡萝卜素1.36毫克。

3香椿芽适合几月份吃 一般4月下旬不建议食用。

香椿可以食用的部位主要是香椿芽,而香椿芽的食用时间比较短,一般在每年的4月下旬就不是很建议食用香椿了,因为这时的香椿芽生长的时间较长,有点老化,味道没有那么嫩,口感有所下降,而且其中含有硝酸盐,可能会出现中毒的情况,影响身体健康。

约七成原发性高血压都与肥胖有关?躯干脂肪越多血压越高

约七成原发性高血压都与肥胖有关。

正因如此,作为超重和肥胖的重要参考指标,体重指数【BMI=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也被广泛用于评估高血压风险。

但不久前刊登在《营养学前沿》上的新研究发现,无法反映身体脂肪分布的BMI,并不是一个评估预测高血压风险的完美指标,因为脂肪堆积位置对血压有着显著影响。

躯干脂肪越多,血压越高据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医师张毅介绍,临床中常能看到一些肥胖的人血压并不高,且代谢水平正常,这种现象被称为“体重指数悖论”。

其原因是体重增加不仅包括了脂肪的堆积,可能还伴随肌肉量的增加,且脂肪长在不同部位对血压的影响也存在差异。

为了解身体成分和脂肪分布到底会对血压产生怎样的影响,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同济大学医学院联合进行了这项新研究,由此首次确定了人体各成分对血压变化的相对贡献值。

研究人员收集了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中,1999~2018年内符合要求的14412名18~59岁参与者数据,具体包括血压、总肌肉量、躯干脂肪量、腿部脂肪量和手臂脂肪量等。

分析发现,无论男女,总脂肪量和总肌肉量都独立地与收缩压(高压)相关,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收缩压。

在调整了年龄、种族或民族、教育水平、体育锻炼情况、糖尿病患病情况、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总胆固醇水平、抗糖尿病药物及降脂药物服用情况、体重指数等变量后,脂肪分布与血压的关系具体表现为:躯干脂肪量与收缩压和舒张压(低压)均呈正相关,是影响血压的最主要因素,贡献值约为38%~61%;其次是总肌肉量,与血压呈正相关关系,贡献值为35%~43%;最后是腿部或手臂脂肪量,贡献值为12%~25%,两者均与血压显著负相关,但腿部脂肪对血压的影响比手臂脂肪更大。

简而言之,躯干脂肪越多,血压越高;四肢脂肪多,高血压风险反而更低。

考虑到躯干和腿部脂肪量对血压的相反影响,新研究指出,“躯干和腿部脂肪量之比”可能是评估和预测心血管代谢性疾病风险的更有效指标。

不过,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赵松博士说,由于参与者是中青年健康人群,上述研究结论可能不适用于老年人和心血管疾病患者。

脂肪类型或许是影响因素在张毅看来,不同部位脂肪对血压的影响差别,可能与脂肪类型有关。

身体脂肪可分为白色脂肪、棕色脂肪,以及同时具有白色脂肪和棕色脂肪细胞特征的米色脂肪。

棕色脂肪在体内较少,占人体总质量的0.1%~0.5%,占人体脂肪总质量的0.2%~3%。

其功能主要是消耗葡萄糖和甘油三酯,产生热量,主要分布在颈部、肩部、后胸和腹部。

白色脂肪占女性人体总质量的30%~40%,占男性人体总质量的15%~25%。

它的主要功能是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储存能量。

白色脂肪通常分为内脏脂肪和皮下脂肪。

内脏脂肪主要分布在腹腔和胸腔等靠近身体器官的位置,具有负面代谢效应,过多累积已被证明对人体健康有害,与高血压、糖尿病等密切相关。

皮下脂肪主要分布在四肢等部位,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相对中性的,甚至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米色脂肪零星驻留在白色脂肪内,主要存在于皮下白色脂肪,如腹股沟和腋窝处的白色脂肪中。

研究发现,在寒冷、运动、药物等作用下,白色脂肪组织可发生“棕色化”,部分转变为米色脂肪。

由于米色脂肪具有增加产热、促进能量消耗等作用,促使白色脂肪生成米色脂肪,成为当下肥胖症等代谢疾病治疗的研究热点。

躯干是内脏脂肪的主要堆积部位,这或许是躯干脂肪导致血压升高的一个原因;而四肢部位的皮下脂肪发挥保护作用时,便体现为与血压的负相关关系。

不过,不同部位脂肪在生物学上的差异目前并未完全研究清楚,学界已经提出了可能导致这些生物学差异的多种机制,包括脂肪炎症、脂质储存和周转、脂肪因子释放等,但依然需要继续开展研究进行验证。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同时发现,身体成分与血压的关系存在性别差异。

对男性来说,躯干脂肪、腿部脂肪、手臂脂肪、总肌肉量均会对收缩压和舒张压产生影响;但对女性而言,总肌肉量仅对收缩压有影响,与舒张压无关。

对此张毅解释说,脂肪累积过程中,男性主要集中在腹部,表现为“苹果型身材”;女性主要在大腿,常表现为“梨型身材”,这种分布差异本就可能对血压产生不同影响。

具体到研究中发现的差别,虽未完全清楚,推测与以下因素有关。

首先,男女的身体成分存在差别,男性肌肉量显著高于女性,脂肪量显著低于女性,所以肌肉总量对男性血压产生较大影响。

其次,男女体重增加引发的生理变化不同。

男性体重增加,往往伴随肌肉交感神经系统活性的增强,从而对血压产生影响;女性体重的增加以脂肪堆积为主,会引起瘦素水平和瘦素受体表达的升高,这将间接造成血容量和心输出量的增加,以及外周阻力的增大,进而成为影响舒张压的主要原因。

防高血压首先要控体重#p#分页标题#e#无论脂肪长在什么部位,减重都应成为控制血压的重要措施之一。

只是由于在减重过程中很难精准实现局部减脂,减脂降压的措施仍要从最基本的饮食、运动等方面着手。

张毅建议,日常至少要做到以下4点,才能有效控制好血压。

饮食上,适当多吃全谷物、水果、蔬菜、乳制品,以及富含多不饱和脂肪的饮食,减少高糖、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比如各类甜品、糕点等。

除立足控制体重外,还有一些食物与血压直接相关,需要科学调整摄入量。

首先是减少钠盐的摄入,日常餐饮中降低添加盐和酱油等咸味调料的使用量,减少食用快餐、加工食品等高盐食物;其次是增加摄入已知能辅助降低血压的食物,如叶菜、甜菜根等,以及其他有益血压的食物,比如富含镁、钙和钾的坚果、豆类等;此外,还可适量饮用咖啡、绿茶和红茶。

运动上,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对预防和治疗高血压都有好处。

建议每周5~7 天,每天进行3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步行、慢跑、骑自行车、瑜伽、游泳),或高强度间歇训练,即短时间的高强度活动和较轻松活动交替进行。

力量训练可以帮助降低血压,建议每周进行2~3天的力量练习,但要避免运动后的暴饮暴食。

睡眠上,应保证每天7~9小时的睡眠,有利于控制脂肪量。

近期,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团队发表在《营养素》上的研究发现,与睡眠达到7~9小时的参与者相比,睡眠不足7小时的参与者身体各个部分脂肪量都会明显增加。

心理上,关键是减轻压力。

长期的工作生活压力会导致生理上的一系列变化,包括炎症因子水平的改变及伴随而生的慢性炎症,还有“压力激素”皮质醇的过多分泌。

这些变化最终会导致体重的增加。

专家最后强调,虽然BMI不是一个完美指标,但达到肥胖程度的患者,若经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控制仍无法减重,可考虑到专科门诊进行药物或手术治疗。

加入收藏
Tag: 高血压
               

孕期高血压有没有危险?孕期高血压必须剖吗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