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偏高办?除了控制高嘌呤食物摄入,还要注意3个降酸要点

【菜科解读】
45岁的李先生在2年前就因为尿酸过高而在医院治疗过,当时的医生叮嘱他要注意饮食,少吃高嘌呤的食物。
但是,李先生过没过几个月就将医生的嘱咐抛在脑后。
李先生经常约朋友一起去外面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各种海鲜和肉类都统统不忌口,日子过得好不自在。
就在年前,李先生又约了朋友一起吃火锅,依旧是喝酒吃肉。
但是在第二天早上起床时,李先生突然感到浑身不舒服,一开始他想着休息一下就好了,没想到下当天下午就晕倒了,家人见状连忙将他送去医院。
经过检查,发现李先生的尿酸值竟然高达600!伴随着肾脏功能严重受损,以及多个器官衰竭,虽然经过全力抢救,但是最终仍然因为肾衰竭而没能抢救过来。
很多人都不知道,尿酸高会引起多种并发症,甚至是肾衰竭。
尿酸高会引发肾衰竭吗?
尿酸过高的危害是巨大的,严重时会引起肾衰竭,主要是因为人体内的尿酸盐过高,长期刺激肾小球,导致肾小球发生炎性改变而引起肾炎。
再加上大量的尿酸结晶在肾盂肾盏、肾集合管以及输尿管沉积,造成肾小管被堵塞,甚至会直接阻碍尿液的排出,从而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除了容易引发肾衰竭外,尿酸高的危害还有很多,比如痛风性肾病、痛风性关节炎等。
此外,已有研究表明:
高尿酸血症者患者血液中的尿酸结晶和尿酸还会对动脉血管的内皮细胞造成损伤,从而引发或加重动脉粥样硬化,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所以尿酸过高也是一项独立的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尿酸过高还会增加多种疾病的发病率,相关研究表明,尿酸每增高60微摩尔/升,会增加17%糖尿病的风险,增加15%~23%高血压的发病风险。
高尿酸患者,留意身体3个变化,谨防肾脏病变
高尿酸患者在平时需要格外留意病情的变化,尤其要警惕肾脏发生病变,如果身体出现以下的症状,暗示肾脏可能已经出现损伤。
全身浮肿
人体内多余的水分大部分需要经过肾脏来排出体外,如果体内的尿酸过高,就会影响肾脏的代谢功能,导致水分代谢不完全,患者就会出现明显的浮肿症状,特别是脸部和下肢异常浮肿,出现这种情况需尽快去医院检查肾脏。
泡沫尿、尿液颜色异常
当患者的肾脏受到损伤后,尿液也会出现异常情况,比如尿液中的泡沫经久不散、尿液颜色变成浓茶色等,这是因为尿酸在肾间质堆积而导致的肾功能受损,当尿酸严重时还会出现尿路感染的情况。
少尿或无尿
当尿酸过高时,尿酸结晶会在肾小管、肾盂和输尿管中沉积,容易导致尿路阻塞而引起少尿或无尿,这时候需要警惕尿酸过高引起急性肾衰竭,最好及时去医院检查就诊。
降酸不止要控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还要注意这4点
对于尿酸过高的患者来说,控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是十分重要的,因为高嘌呤食物与尿酸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
高尿酸主要是因为体内的嘌呤物质在代谢方面发生紊乱,导致血液内的尿酸增多而引起的代谢性疾病。
在正常情况下,每天人体内尿酸的生成量与排泄量大致是相等的,尿酸的生成主要来自人体自行合成和食物,如果摄入了大量的高嘌呤食物,就会导致嘌呤代谢尿酸增加,从而导致尿酸过高。
因此,想要降酸就要控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
此外,在饮食方面,有些尿酸高的患者认为不能吃豆制品,其实尿酸高患者是可以适量吃豆制品的。
但是要注意,吃了豆制品就要少吃或不吃肉,而且要控制好摄入量,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的副教授范志红建议,每天限制30克以内的大豆,豆浆不要超过1杯;不吃五香豆干、油炸豆腐等,也要少吃仿肉的豆制品。
此外,尿酸高的患者可以喝茶,但是要少喝浓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营养科的营养师宋新提到,喝茶和痛风的危险无关。
有一项前瞻性的研究表明,适量喝红茶能够降低血清中的尿酸水平,但是不建议喝浓茶,也可以喝咖啡,但是要主要不能加糖或咖啡伴侣,否则容易诱发痛风。
除了饮食方面,在生活中还可以通过其他一些措施来降酸:
控制体重
研究发现,超重或肥胖的人群发生痛风的几率比普通人群高50%以上,也就是说体重越高,血尿酸的水平就越高。
#p#分页标题#e#因为体重增加会对尿酸的产生以及排泄产生影响,所以要想降酸就要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减少食用肥甘厚味的食物,避免摄入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
适当运动
痛风患者要注意动静结合,在痛风没有发作期间要适当运动,有利于促进尿酸的排出,降低人体内的尿酸水平,预防痛风的发作,但是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因为会有大量的乳酸产生,导致尿酸升高。
最好进行一些有氧运动,比如散步,每次30分钟左右,每周4~6次。
此外,如果是痛风发作期间,就要保持静养,避免运动,减少关节的负担。
多喝水
高尿酸患者每天要坚持多喝水,确保每天的尿量大于2000毫升,喝水的最佳时间是在两餐之间以及清晨和晚上,最好喝白开水,有利于尿酸的排出。
合理使用药物
在低嘌呤饮食控制尿酸的同时,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比如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有非布司他、别嘌醇等,或者具有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比如苯溴马隆,同时还要定期复查尿酸水平。
如果发现自己的尿酸过高,一定要注意饮食,定期复查,还要多关注身体出现的异常症状,以免造成严重的肾损伤。
参考资料:
[1]《高尿酸人群这三类食物最好别碰》.北京青年报.2020-01-02
[2]《尿酸高,能喝淡茶和咖啡》.生命时报.2020-08-31
尿液总是发黄,是自己的肾出现了问题吗?医生告诉你答案
殊不知,尿液的气味和颜色就是人的健康晴雨表,我们可以通过它的变化从而判断出身体健康与否。
正常的尿液是怎样的?我们每天都要排尿,但是你知道尿液是怎么形成的吗?尿液并非简单喝进去的水经过吸收后产出的排泄物,尿液在肾脏内形成,当血液流经肾小球的时候,血液中的水、尿素、无机盐、葡萄糖等小分子物质,会被肾小球的滤过膜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原尿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含有的大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等物质会被重新吸收回体内,剩下的小部分水、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最终形成尿液,并通过尿道排出体外。
由于个体差异和生活、饮食习惯的不同,排尿的次数、多少和颜色都会有所区别。
一般来说,正常人一天的尿量在2500ml左右,由于成人膀胱的容量约200-500毫升,所以每次排尿量在300-500ml之间。
健康的尿液应该是无色透明状或者淡黄色的,没有局部的沉淀和浑浊,有时带有一点泡沫,但泡沫很快就会消失。
带有淡淡的氨味,无明显异味和刺鼻感。
尿液是身体健康的晴雨表,如果出现排尿异常的情况,可能与泌尿系统疾病有关,也可能与其他一些器官的病变有关,需要提高警惕。
尿黄给我们什么提示?70岁的王大爷最近这段时间发现自己的尿液总是很黄,怀疑是肝脏除了问题。
去医院检查过后,医生告诉王大爷尿液发黄的原因与喝水少有关,并建议王大爷多喝水。
虽然是虚惊一场,但是医生对王大爷关心自己身体的行为表示赞扬。
医生表示,尿液发黄的原因有很多,出现同样情况的人群应采取积极的措施,及时找到原因。
那么,尿液发黄与什么有关呢?1、晨尿呈黄色属于正常早上起来尿尿的时候,很多人会发现尿液比一天中的其他时间要黄,这是正常现象。
通常是由于经过了一夜的睡眠,长时间没有补充水分,使循环血容量下降以及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原尿生成减少,最终尿液浓缩造成的。
睡前排一次尿,或者喝一杯温开水,有助于补充水分,稀释尿液,减轻晨尿发黄的情况。
2、喝水不多喝水太少也会使尿液浓缩,加深尿液颜色。
当人体摄入的水分减少或者丢失的水分过多的时候,尿量就会减少,导致尿液发黄。
相反,如果喝水喝太多,产尿量就会增加,尿液就会变成无色透明状。
对于正常的成年人来说,一天的饮水量应在500-1000ml左右。
适量喝水,可以促进尿液的排泄,减少代谢产物在体内堆积的数量和时间,有助于缓解身体疲劳,保护肾脏功能。
3、身体上火上火属于中医热证范畴,中医认为,当人体内阴阳失衡,内火旺盛的时候,就会上火,具体表现为眼睛发红、咽喉肿痛、口角糜烂、尿液发黄等。
其中,上火又分为实火和虚火,尿液发黄主要是实火中的肝胆、胃肠实火引起的,导致机体新陈代谢异常,免疫力降低,引发泌尿系感染,最终造成尿黄、小便痛等不适症状。
4、药物导致一些服用维生素B、三黄片、核黄素、痢特灵等药物的人,也会出现尿液发黄的情况。
比如,人体在摄入维生素B的时候,会通过尿液将多余的维生素B排出体外,因此尿液就会变成鲜黄色。
这是药物的正常反应,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没有必要太担心。
一般停止服药之后,尿液的颜色就会恢复正常。
5、饮食因素尿液的颜色和食物的颜色也有关系,食用南瓜、胡萝卜、橙子等富含胡萝卜素的食物之后,在体内经过代谢,会使尿液的颜色变黄,但时间比较短暂,经过消化吸收之后,尿液就会恢复正常。
6、肝脏出现问题肝脏出现问题的时候,尿液也会变成黄色。
肝脏作为人体重要的解毒器官,如果肝功能受损,就会影响到肠道对尿胆素原的吸收,同时胆红素也无法正常从肠道中排出,只能经尿排出,从而导致尿液颜色变黄。
此外,肝脏出现问题,尿液还会散发出恶臭味,并伴随恶心、呕吐、黄疸等常见症状。
尿的颜色深,说明肾不好?#p#分页标题#e#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地方,因此很多人以为,尿液的颜色变深,说明肾脏不好。
实际上,尿液的颜色变深与肾脏的关系不大,主要还是肝脏出了问题。
以晨尿为例,晨尿通常偏黄,是由于身体水分不足,尿液浓缩导致的。
当肾脏知道体内缺水时,会将尿液浓缩,既能保证排出废物,又能给机体腾出更多可以使用的水分,一举两得。
所以,有时候晨尿颜色深,反而说明肾脏功能好。
但是,如果长时间出现尿液发黄的情况,并且伴随着不易消散的泡沫,就表明尿液中含有大量的结合胆红素。
结合胆红素是在肝脏中合成的一种物质,当肝脏无法正常工作时,结合胆红素就会通过尿液排泄,使尿液的颜色呈现出浓茶样。
也就是说,当持续出现尿液发黄的现象时,不是肾不好,而是有可能是肝脏发生了病变。
总之,尿液的颜色和气味预示着人体健康。
很多时候,反复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排尿异常的情况时,说明身体健康亮起了红灯,要及时抓住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及时调理、及早就诊和配合治疗,以免病情加重。
参考资料:[1]《尿液,你真的认识它吗?》.央视网.2017-01-16[2]《尿液偏黄色 说明你的身体缺水》.广州日报.2016-08-16
消化科主任:尿酸高,不一定是“吃”出来的!可能是这个问题
近几年来,高尿酸越来越年轻化,且男性患者远高于女性患者。
很多人说这是因为男性经常吃宵夜,一有空就和朋友聚会海吃海喝,喝酒、火锅、各种海鲜轮番上阵,尿酸高似乎就是一种吃出来的病,实际上到底是什么回事呢? 一、高尿酸不一定是吃出来的的确,日常生活中,如果不注意饮食,摄入过量的嘌呤,则可能导致尿酸升高,比如平时喜欢吃海鲜、动物内脏等食物,再加上嗜酒,抑制尿酸排泄,那么体内的尿酸水平自然会有所上升,从而出现高尿酸。
人体的尿酸合成主要有两个途径,一个是体内自行合成,另一个则是从食物中获取,不过,80%的尿酸来源于体内合成,主要是细胞的代谢产生,只有20%的尿酸来源于食物中的嘌呤。
因此,饮食不当可能引起高尿酸,但高尿酸也不一定是吃出来的,这也正是很多人无论怎么控制饮食,尿酸都难以降下来的原因。
尿酸是嘌呤的最终代谢产物,人体细胞代谢分解的核糖核酸在酶的作用下,会分离出这种物质,食物的蛋白质在酶的作用下,也会生成尿酸。
因此,虽然高尿酸不一定是吃出来的,但尿酸的水平与饮食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日常饮食中,应该控制嘌呤的摄入,不要过量摄入动物内脏、海鲜等食物,尤其是海鲜+啤酒的搭配,更是被称为“痛风套餐”!与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一样,高尿酸引起的不仅仅是痛风这种症状,还会给身体多个器官带来影响,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
二、尿酸高不仅仅有痛风,全身器官都跟着受损在人们的潜意识里,“尿酸高=痛风”这个刻板印象非常深,但其实尿酸高并不一定会痛风, 只有当体内的尿酸持续增高,并满足一定的条件,才会出现痛风:患者在尿酸高的同时,自然免疫系统被激活,才会导致痛风的出现。
数据显示,在高尿酸血症患者中,只有20%左右的人群会出现痛风。
不过,尿酸高的危害并不只是引起痛风。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的叶志斌主任表示,血尿酸增高,不但会引发痛风性关节损伤,还会增加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的风险,而且还可能引发急性尿酸肾病、尿酸性尿路结石等疾病。
高尿酸可能对身体多个部位造成危害,比如以下3几个部位:关节:由于尿酸结晶大量沉积在关节腔内,患者会出现痛风性关节炎,不仅膝关节、踝关节出现疼痛,影响走路,腕关节、指间关节等部位也可能出现疼痛、红肿,严重的情况还可能导致关节变形。
肾脏:当尿酸结晶沉积在肾脏内时,会诱发急性或慢性的尿酸肾病,导致肾功能衰竭。
临床数据表明,高尿酸血症会导致终末期的肾病风险上升4-9倍。
胰腺:高尿酸会使胰岛细胞受损,并降低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最终诱发糖尿病。
此外,高尿酸还会对血管壁造成刺激,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总之,高尿酸之所以被称为“第四高”,其危害与“三高”不相上下,而对于高尿酸人群来说,也需要在饮食上有所禁忌。
三、尿酸高,牢记4大饮食禁忌高尿酸患者需要在饮食上做到以下六点:1.少吃或不吃果糖高的食物:不管是甜品还是糖果,含有果糖高的食物都会造成血液中的尿酸迅速上升,而甜度高的水果,比如西瓜、哈密瓜等,最好也应少吃。
2.少喝或不喝咖啡、浓茶:虽然咖啡或浓茶不会增加嘌呤的含量,但是由于它们能兴奋自主神经,也会诱发痛风急性发作。
3.不喝啤酒:高尿酸的人一定要远离啤酒加海鲜这道“痛风套餐”,在酒精的作用下,嘌呤的吸收会得到促进,而且酒精还会抑制尿酸排泄,从而增加痛风的风险。
4.少吃或不吃动物内脏:动物内脏不仅脂肪含量高,蛋白质的含量也很高,而蛋白质在酶的作用下,会生成嘌呤,因此,高尿酸的人一定要减少动物内脏的摄入。
#p#分页标题#e#选择低嘌呤食物:新鲜的蔬菜、低脂牛奶、鸡蛋等都属于低嘌呤食物,菜叶说说,对于高尿酸患者而言,都是不错的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高尿酸患者一定不要节食控制嘌呤和热量的摄入,否则脂肪代谢产生酮酸,反而会抑制尿酸排泄。
多喝白开水:为了增加尿酸排泄,高尿酸患者可以多喝水。
由于人体内的尿酸是通过尿液排泄,因此,尿酸高的人每天应适当多喝白开水,以促进尿酸的排泄。
除了饮食上加以注意,高尿酸的人还可以坚持有氧运动,比如慢跑、游泳、打球等方式,促进尿酸的排泄。
管住嘴,迈开腿,不仅是控制尿酸的秘籍,还是保障健康的关键。
因此,尿酸高的人应拒绝胡吃海喝,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健康的人也应这样做。
参考资料:[1]《尿酸高会带来哪些问题》.生命时报.2015-11-11[2]《喝水加它竟能防痛风?尿酸高牢记6大饮食禁忌可保命!》.痛风专家朱建福.2017-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