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食发烧推拿?积食发烧推拿手法图解

【菜科解读】
宝宝积食发烧往往是食物过剩导致的,不仅如此,积食发烧还和便秘也有很大关系,很多父母看着宝宝肚子难受还发烧,心里十分难过,现在为大家提供一套关于宝宝积食发烧的推拿方法,比较实用适用,快来学一学吧!
让宝宝趴在床上,露出背部,沿宝宝脊椎两旁二指处,用两手拇指、食指和中指从尾骶骨开始,将皮肤轻轻捏起,慢慢地向前捏拿,一直推到颈部大椎穴,由下而上连续捏五六次为一组,捏第三次时,每捏三下须将皮肤向上方提起。
此法最好坚持每日早晚各做一组。
位置:脾土穴位于拇指外侧缘。
功用:补虚扶弱,补血生肌,进饮食。
主治:消化不良、积食、腹胀、泄泻、湿痰等。
手法:将小儿拇指屈曲,妈咪可用拇指顺时针方向旋转按摩,每天1次,每次200下。
位置:在拇指下,手掌桡侧大鱼际隆起处。
功用:本穴有清热凉膈作用。
除能止血除烦之外,又能升降。
主治:清胃热、除口臭、止吐泻,退热除烦躁,适用于小儿积食伴随发烧、口臭者。
手法:妈咪可用拇指顺时针给宝宝揉推,每天1次,每次50下。
位置:胸中与肚脐连线的二分之一处,即是中脘穴位。
功用:中脘穴属于任脉,是胃的募穴,善治胃病,对其按摩可消食散积,促进消化,调理肠胃,对于治疗小儿食积有特殊疗效。
主治:胃痛、腹痛、腹胀、食不化、反胃、呃逆等。
手法:家长用手掌根旋转按揉,时间5-10分钟,每日两次。
宝宝平躺在床上,妈咪先搓热手掌,然后用掌根顺时针揉按宝宝肚脐部30下左右,以促进肠蠕动,帮助宝宝消化。
掐四缝10次,用大拇指的指甲逐个掐揉宝宝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手指第一指关节处的四横纹。
两只手都要掐,同时认真看看这几个手指四缝位置上的血管,颜色深、发紫或发黑的那些血管要重点掐。
这个穴位并不敏感,因此掐时要稍微用点力。
这次过年,有一天仔仔吃了很多糖、巧克力,我制止了几次他也不听,我决定让他吃个够,果然,到了半夜,他开始咳起来,还吐了。
我帮他清理干净后,给他掐四缝10次,并重点掐了血管深的地方。
第二天他就恢复了正常。
清胃经300次,胃经在大拇指外侧面,从指根直推向指尖。
捏脊10遍。
顺时针摩腹300次,以肚脐为圆心,用手掌或者食中指指端顺时针方向在宝宝的肚子上缓缓转圈。
如果积食伴有发烧,烧到38.5度时可以用食指和中指蘸水,给宝宝清天河水降温。
对于积食性发烧,这个手法退烧特别快,也不会反复。
宝宝出现积食性咳嗽时,可以用生的白芝麻加冰糖,用开水冲泡,放温后,给宝宝喝。
只要喝水,不用吃芝麻,如果冰糖加太多,太甜,可以再加一些白开水稀释。
这个食疗方我用过好多次,效果特别好,几乎是立竿见影。
每次喝完白芝麻水,晚上基本就不会再咳了。
积食发烧可以喝牛奶吗?积食发烧可以喝酸奶吗?
牛奶是可以喝的,但不能以牛奶完全代替食物,因为牛奶毕竟不会完全包含人体发育所需的所有营养物质。
建议减少小儿零食的摄入,规律饮食,避免过于饱餐。
牛奶最好冲淡点,多喝水,可以喝点稀饭积食发烧可以喝酸奶吗选择酸奶的情况还是可以缓解消化不好的可能但是不要选择比较凉比较冰的酸奶,否则可能宝宝肠胃受不了,吃什么吐什么最好帮孩子按摩按摩下肚子,同时对症处理发烧积食发烧偏方积食是中医的一个病证,是指小儿乳食过量,损伤脾胃,使乳食停滞于中焦所形成的胃肠疾患。
糖炒山楂功能:清肺、消食。
尤其是对付吃肉过多引起的积食。
做法:取红糖适量 如宝宝有发热的症状,可改用白糖或冰糖,入锅用小火炒化 为防炒焦,可加少量水,加入去核的山楂适量,再炒5-6分钟,闻到酸甜味即可。
每顿饭后让孩子吃一点。
积食发烧的症状和退烧的方法
积食发烧的症状和退烧方法下面5号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积食发烧退烧方法积食是中医的一个病证,是指小儿乳食过量,损伤脾胃,使乳食停滞于中焦所形成的胃肠疾患。
积食一证多发生于婴幼儿,主要表现为腹部胀满、大便干燥或酸臭、矢气臭秽、嗳气酸腐、肚腹胀热,有的还会引起发烧症状。
如宝宝因积食引起发烧,可采取以下的方法来降低体温:1、头部冰枕:将小冰块及少量水装入冰袋至半满,排出袋内空气,压紧袋口,无漏水后放置于枕部。
2、补充水分:高热时呼吸增快,出汗使机体丧失大量水分,所以父母在孩子发烧时应给他充足的水分,增加尿量,可促进体内毒素排出。
3、温水擦拭或温水浴:用温湿毛巾擦拭孩子的头、腋下、四肢或洗个温水澡,多擦洗皮肤,促进散热。
4、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不适。
宝宝发烧时泡脚的另一妙处在于能帮助降温。
泡脚可以用足盆或小桶,倒入2/3盆水,水温要略高于平时,温度在40摄氏度左右,以宝宝能适应为标准。
泡脚时妈妈抚搓宝宝的两小脚丫,既使血管扩张,又能减轻发烧带来的不适感。
5、药物退烧:一般选择退热贴、退热栓剂,也可以选用口服溶液剂型或者颗粒剂型,1岁之前的婴儿,最好用滴剂,因为滴剂药物浓度小、刺激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