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大大小小的变法,为什么只有商鞅变法较为成功

而当政者为挽救国运的颓势,也总会采取某些变革的措施。
虽然有些变革在短期内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长期来看
【菜科解读】
而当政者为挽救国运的颓势,也总会采取某些变革的措施。
虽然有些变革在短期内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长期来看,却并不能改变其国运颓势的走向(如春秋时期的郑国变革,战国时期的魏李悝、齐、楚、韩等人的变革,乃至北宋的、明末的等变革等)。
战秦的商鞅变法,可以说是我国几千年历史上,变革较为成功的罕见案例了,这又是为何呢?任何变革都是对利益的重新调整与划分,其必然会触犯既得利益者。
就如同一块蛋糕,蛋糕就那么大,怎么分都会有人不满,失去利益的一方必将寻找机会进行反扑。
这也是历来变革者下场都比较凄惨的原因所在。
唯一能安抚他们的办法就是将蛋糕做大,这样才会让各方尽量满意。
而旧时的我国是小农经济,其产出可以说是定量的,也就是说蛋糕并不存在做大的可能。
而商鞅变法的核心思想就是“利出一孔、奖励耕战”,其变法的成功就在於其能够通过战争的手段将这蛋糕做大。
通常,我们都说是商鞅变法让秦国变强,以致其屡战屡胜。
但事实上,是两者互为促动,商鞅变法促使了秦人对战争的狂热。
而战争的胜利又保障了商鞅变法得以在秦国推行。
如果说,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在其前几次的战争中都不能获利,那么其变法也就早夭折了。
秦统一天下的进程,都可以通过这种对外战争的手段,获得外部资源补充,这也是秦人好战的根源所在。
我们对比的版图与清末汉人的主要聚居地--“关内十八省”,就可以发现两者的版图基本相当。
秦朝的疆域就约相当於清末的“关内十八省”+明末的辽东都司。
我们虽汉唐时期都大力的开拓西域,但是却也只是在军事上的驻守而已,以当时的条件并不能迁徙内地的汉人去那里生活居住。
所以也并不能落到多少实处,其补给全仰仗内地,而且补给运输的损耗又过大,对帝国的财政上着实是不小的负担。
至期间,其时,日本对大明无礼,朱元璋还是强忍怒火将日本等国列为永不征讨的国家。
这并非当时大明欠缺征讨的军事实力抑或朱元璋有、不愿妄动干戈。
而是其看出征讨日本等国无利可言,得其地不足耕、得其民不足使,所以征讨日本等国也不过是徒耗钱粮、徒流将士鲜血而已。
所以说秦朝在当时,已经扩张到农耕民族的极限了(东至大海,西抵高原,南达岭南,北到戈壁)。
但秦并天下后,情况却不同了。
秦法严苛,视山东六国旧地的百姓如奴仆,肆意驱使,而无任何恩德可言。
秦奋六世之余烈兼并天下的同时,也积了六世之余怨。
秦自商鞅变法后,出关与诸侯战,采取的斩首授爵制,屠戮山东六国军民太重(秦军的斩首业绩中,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战俘与平民)。
秦人的残暴无道,终於招致了山东六国皆反(秦人之所以不反,是因为秦人是既得利益者,将其自身的矛盾与痛苦全部转移到山东六国百姓的身上)。
而此时,山东六国故地皆反。
就使得秦国当初并购过来的良性资产顿时全转化为公司坏账,不但无法再通过战争以获利,反而需要燃烧帝国自身的脂肪以去平定山东六国故地的叛乱。
从战争获利模式到战争消耗模式的转变,商鞅变法的那一套构思也就自然玩不转了。
秦以后的王朝,其痼疾也通常出现在人口六千余万的高峰期。
某些史书通常将之归结於“土地兼并、吏治腐败”。
其实,其本质就在於人口与资源的矛盾。
土地再兼并,那些大地主们也不是自身耕种,而是依赖於依附他们的百姓去耕种。
而此时的变革,也就自然难见效用了(除非是生产方式发生重大改变)。
随机文章稻荷简介秦始皇心中的长城与康熙皇心中的长城最显著的不同是什么?朱元璋到底有做哪些政绩?广州不明飞行物悬浮湖面,引8万人讨论10%的人相信是真帕金森定律的解释,无能领导任用能力低下的助手致组织臃肿
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燃烧弹攻势——李梅火攻
1942年,美国人对日本进行了“空袭”,不过这次空袭更多是个象征性的意味,美国只是想表个姿态震慑震慑士气,但是到了1945年,随着日本列岛外围据点的丧失,美军大规模轰炸日本已经条件具备,于是乎,“恐怖”的报复开始了,第一个目标就是——日本首都东京! 1945年2月23-24日,美军试验性地使用燃烧弹对东京的部分地区进行焚毁,效果很好,这坚定了李梅(当时太平洋战区日军轰炸机部队实际的指挥者,坚定的火攻派)“天火伐日”的信心。
在李梅的授意之下,美国的轰炸机拆除了很多自卫武器和弹药,以减轻重量,并将载弹大量换成了燃烧弹,这使得轰炸机可以携带更多的燃烧弹,李梅将军考虑到日本防空部队夜间防空能力很弱,甚至“自作主张”地推迟了准备呈送的攻击时间,并很有魄力地决定承担全部责任。
1945年3月9日夜,火攻开始,334架b-29轰炸机从关岛出征,直接开往东京,两队B-29先是轰炸出了一个巨大的火十字坐标,接着各路轰炸机以此为标记进行大规模轰炸,当晚总共投下了2000多吨燃烧弹,东京是一片火海,加之日本的很多建筑都是木质结构,这更加重了灾难,甚至还出现了火灾旋风。
这次轰炸由于是李梅指挥的,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燃烧弹攻势,所以也被称为“李梅火攻”。
这次轰炸日本的损失相当惨重,死亡人数预计达到十万人之多,烧成重伤者更多达十余万,总计伤亡甚至超过了核爆!东京城内除了皇宫等极少数敏感目标没有被美军列为目标外,几乎全被烧毁。
之后美国又故技重施,使用火攻战术烧毁了日本的大阪等城市,极大地摧毁了日本的战争潜力 随机文章请问永乐黄帝1403-1424在位年间的战役?萨尔马特重型洲际导弹,威力令美国恐惧(相当于1500枚原子弹)大蛇丸偷走外道魔像,没有轮回眼险些丧命(被佩恩追回)长剑20巡航导弹射程,俄专家认为在3000公里以上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多拉巨炮,仅炮弹就重达7吨(体积比人还大)
历史上有几个辽国?北辽、西辽是如何回事?
但要说起,那个王朝灭亡后,由宗室复建的政权最多,那就得算由建立的大辽帝国了。
公元1125年,辽末代皇帝被俘,辽亡。
此后,的宗室们,总共复建了五个政权,分别是北辽、东辽,后辽,西辽,后西辽。
大家是不是觉得有点懵,那就来看看这五个政权都是怎么回事吧。
一、北辽。
北辽的建立者是宗室耶律淳,是辽兴宗的孙子。
辽保大二年(1122年),天祚帝耶律延禧被金人打的,逃进大漠不知所踪。
于是,大臣回离保、等效仿宗灵武登基的例子,在辽南京析津府拥戴宗室耶律淳为皇帝,年号“建福”,史称“北辽”,把不知所踪的天祚帝耶律延禧为湘阴王,以回离保为北院枢密使事,军旅之事悉委任给耶律大石,寻遣使奉表给金国,乞求作为附。
不久,耶律淳病死,时年60岁。
遗命立秦王耶律定(天祚帝耶律延禧的第五子)为帝,以存社稷,但当时耶律定不在南京,所以由耶律淳的老婆萧摄政。
公元1122年末,金兵攻破辽南京析津府,萧德妃出逃投奔远在大漠的天祚帝被杀,而耶律定也在青冢泺被金兵捕获,北辽灭亡,存国一年。
二、东辽。
东辽是辽亡近100年之后,在金末元初时,由辽宗室耶律留哥所建立的政权。
公元1211年,金朝与蒙古爆发野狐岭会战一役,金朝精锐尽没,衰败已见端倪。
于是,辽皇族耶律留哥于1213年称帝,国号“辽”,年号“元统”,史称“东辽”,成为蒙古的。
公元1269年,消灭东辽,存国57年。
三、后辽。
后辽是东辽耶律留哥的亲弟弟耶律厮不建立的政权,公元1216年,耶律厮不率众反叛,在澄州(今辽宁海城)称帝,改元“天威”,史称“后辽”。
不久,耶律厮不被部下所杀,经过多为权臣之后,1219年被东辽耶律留哥所灭,存国4年。
四、西辽。
辽亡后,宗室耶律大石西迁到中亚楚河流域建立西辽,定都虎思斡耳朵,1218年被蒙古所灭 。
耶律大石,字重德,第八代孙。
耶律大石在北辽灭亡后,被天祚帝猜忌,因此率部西走,陆陆续续打败了西域诸国。
公元1132年,耶律大石在叶密立城登基称帝,国号“辽”,建元“延庆”,史称“西辽”。
随后耶律大石向西域、漠北、中亚等地区扩张,建都于虎思斡鲁朵(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玛克东南布拉纳)。
随后击败塞尔柱帝国,称霸中亚,威名远播至欧洲。
耶律大石在位二十年,庙号德宗。
公元1218年,令大将率领两万征讨西辽,西辽灭亡,存国87年。
五、后西辽。
西辽灭亡后,契丹贵族波剌黑于公元1224年建立起儿漫王朝,又称后西辽,大约位于今天伊朗的克尔曼沙阿、呼罗珊一带。
这是契丹人在历史上建立的最后一个政权。
公元1259年,后西辽投降蒙古,存国36年。
总之,辽国宗室或贵族建立的这五个小政权,以耶律大石建立的西辽最为有名,其鼎盛之时雄踞中亚,纵横九十余年。
后世评价说,大石自立为王而去之。
幸藉祖宗余威遗智,建号万里之外。
虽寡母弱子,更继迭承,几九十年,亦可谓难矣。
随机文章美国伊沟韦尔郡机场,全球最高的机场(10%飞行员敢飞)世界上最巨大最清晰ufo曝光,头顶几百米高空飞过发怪声人类杀死了地球原住民,外星来的人类灭杀地球居民蜥蜴人世界十大禁止狙击枪,98K光荣上榜/巴雷特美名远扬霍金十一维空间的感悟,人类如同宇宙中的蚂蚁般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