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昭王伐齐拓地,让中原各国为之一震

【菜科解读】
纵观整个周代,燕国都不是那么引人注目,甚至在春秋时期差点被外族灭掉,还是帮忙才得以保全。
战国时期,来到燕国,在的支持下进行改革,终于使燕强盛一时。
乐毅,对的,就是诸葛亮口中自比管仲、乐毅的那个乐毅。
乐毅改革,又叫燕昭王改革,是燕国为改变积贫积弱的现状而发起的一场自上而下的富国强兵运动。
燕昭王是在内乱中即位的,当时的燕国地处北方及东北,无论经济、文化还是军事都弱于中原各国,处雄的末端,虽然燕昭王是庶出公子,但是却比常人更有一颗图治图强的心。
此时,乐毅来到了燕国,辅佐昭王实施变法。
乐毅是中山灵寿人,魏将乐羊后裔,本来在赵国为官,赵武灵王去世后,听闻燕昭王招贤,遂来到燕国。
昭王任命乐毅为亚卿,全面支持乐毅在燕国的改革,于是乐毅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实施了变革,大大提升了国力,为伐齐做好了准备。
乐毅改革包含以下四项:一是明奉法,审官断,制定法律,严厉法制,加强对官吏的审查与考核。
二是确定"察能而授官"的用人原则,只把官爵禄位授予有功有能之人,克服"亲亲""贵贵"的用人传统。
三是"循法令,顺庶孽者,施及萌隶",对于遵守法律之人,包括贫民和奴隶在内,都依照制度给予奖励,促使国民自觉守法,安定社会秩序。
四是在军队着重进行战法和纪律训练,提高燕军的军纪和战斗力。
这四项改革最大的阻力是旧贵族的反对,特别是第一条,等于剥夺了他们的特权,但是燕昭王全力支持他,对于一些阻扰变法者也毫不留情的予以打击。
新法实行的十几年内,燕国国力大增,尤其是军事实力得到长足发展。
前284年,燕昭王任命乐毅为上将军,统兵出征,这次的对手是宿敌,此时的齐国也达到了战国时期其国力的鼎盛点。
乐毅统领燕、赵、魏、韩、楚五国之军连克齐国七十余座城,打的齐只剩下莒和即墨,后来若不是使用反间计,迫使燕惠王换将,恐怕齐国就是中第一个被灭掉了的大国了。
同时,燕将秦开大破东胡、朝鲜、真番,拓地千里,燕国国力达到有史以来的鼎盛时期,称雄于诸侯,让中原各国为之一震。
燕昭王在位期间也是燕国的盛世,他去世以后,燕国就走下坡路了。
励精图治的燕昭王遇到才华横溢、富有革新意识的乐毅,造就了燕国史上一段盛世,倘若燕国没有燕昭王这样一位君主,没有乐毅在燕国一系列的变法图强运动,也许首先被灭的就不是韩国而是燕国了! 随机文章“东道主”与“东道国”的来历到底有沒有夏朝?它存在的原因?否定它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当家作主直升机滑雪有多危险?车王舒马赫几乎撞成植物人葡萄牙马德拉丰沙尔机场,跑道建在70米高立柱上
历史上强大的慕容诸燕为什么会投降北魏?
总之,他们都是主动归附,是出于当时具体情况的考虑而作出的选择。
概言之,属于主动归附的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
国灭来奔。
慕容永建立的西燕于登国八年(393年)被后燕慕容垂消灭,而后燕政权最后也在道武帝天赐四年(407年)被高云篡夺,建立的政权则在明元帝永兴二年(410年)亡于东晋大将之手。
以上慕政权灭亡时都有一部分燕臣归附北魏。
如西燕的张千秋:“慕容永骁骑将军。
永灭,来奔”,后燕的慕容懿:“云之立也,熙幽州刺史、上庸公慕容懿以辽西归降,太祖以懿为征东将军、平州牧、昌黎王。
”另有卢寿:“太子洗马,灭,入魏为鲁郡守。
” 为谋求更好的政治出路而降魏。
因此种原因入魏的慕容诸燕降臣人数较少,他们多是在北魏攻打后燕的初期就主动归附了北魏。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李先和屈遵二人。
据《魏书》卷33《李先传》记载,李先“仕,尚书郎。
后慕容永闻其名,迎为谋主。
先劝永据长子城,永遂称制,以先为黄门郎、秘书监。
垂灭永,徙于中山。
皇始初,先于井陉归顺。
”李先曾为西燕慕容永的“谋主”,权势显赫,但在慕容垂消灭西燕后,李先被迁至后燕国都中山,官爵不显。
又,《魏书》卷33《屈遵传》载:“慕容永尚书仆射、武垣公。
永灭,垂以为博陵令。
” 屈遵在西燕政权中也是身居要职,而被迁至后燕统治区后,仅被授予博陵县令 一职。
二人在西燕和后燕身份地位的巨大落差,使其对后燕统治者心存不满,这可从屈遵对吏民的告示中窥见一斑。
据《魏书》卷33《屈遵传》记载,屈遵面临魏军南下时对吏民所下告示曰:“往年宝师大败,今兹垂征不还,天之弃燕, 人弗支也。
魏帝神武命世,宽仁善纳,御众百万,号令若一,此汤武之师。
吾欲归命,尔等勉之,勿遇嘉运而为祸先。
”李先受到重用,才华谋略得到施展,官职不断得到擢升,在道武帝和明元帝两朝颇受重视。
而屈遵在归附后也得到了道武帝的礼遇,“拜中书令,出纳王言,兼总文诰。
中原既平,赐爵下蔡子。
”两人都受到了北魏统治者的重用,都在北魏平定中原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也都获得了官爵上的优待,改变了之前在后燕的地位。
国内政局动荡。
后燕君主慕容垂去世后,北魏开始了对后燕的大规模军事征战,而当时的后燕统治者在面临外敌入侵之时,并非积极全力应战,而是加紧了争权夺位的斗争,尤其是皇始二年(397年)三月北魏围攻中山之时,后燕国主因惧怕其弟占据和龙而弃国都中山北遁。
据《魏书》卷2《太祖纪》记载:“宝弟贺麟将妻子出走西山。
宝见贺麟走,恐先据和龙,壬子夜,遂将其妻子及兄弟宗族数千骑北遁。
”此后,慕容详与慕容麟两兄弟展开了皇位的争夺,相继控制中山,在中山称帝,而且两人掌权后并未积极对抗北魏,而是对异己势力进行了大规模的诛杀。
随机文章隋朝是怎样建立的?有关明武宗的陵墓无人机和遥控飞机的区别分析,无人机能自动控制飞行/性能超屌直立浮尸科学怎么解释,尸体腐烂产生的气体膨胀而漂浮中国古代神话历史顺序,从盘古开天辟地到大禹治水/了解华夏文明
《三国演义》中本来不只有魏蜀吴三个国家,还有一个存在感不高的燕国
燕国早期的统治者叫公孙度,他的出身不怎么好,受到很多人的鄙视。
当时,公孙昭让公孙度将自己的儿子公孙康去服役,公孙度咽不下这口气,于是他当场就把公孙昭抓起来,同时也把轻视他的达官显赫一并解决了,他就此在当地立下了威信。
当时中原混战,公孙度于是灵机一动,开始大肆侵略别国,不但控制了辽东半岛,而且把隔海相望的胶东半岛作为了自己的领地。
他有着聪慧的头脑,清楚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占据中原的土地。
要和决战,想和公孙度联手,希望他能够出兵袭击袁绍。
但是,他不想插手,这也不代表他没有想法,等到两边的战力消耗得差不多时,公孙度就去偷袭。
然而,他还没有采取实际的行动就离开了这个世界。
之后公孙渊上位,他就十分理智了,很清楚自己的实力,靠自己是很难与魏国抗衡,于是向东吴称臣。
孙权也是一个做事不经过大脑的人,当公孙渊来认他为干爹的时候,他丝毫没有察觉到奇怪地方,便傻乎乎地封公孙渊为燕王。
后来,公孙渊起了杀心,杀了东吴使者,开始向魏国俯首称臣。
这件事让孙权十分气愤。
作为三国霸主的魏国,背后有个搞事情的公孙渊,心里自然是不踏实的,但魏国在蜀吴花了太多的心血和精力,就没有办法去顾及公孙渊。
后来,深知这个隐患,公元237年,他让派遣幽州刺史对燕国发起进攻。
但是,公孙渊可不是一个善茬,他把毌丘俭打败了。
此时公孙渊开始飘了,觉得魏国实力不过如此,自己还是有足够的实力向魏国叫板的。
于是,他开始自称燕王,设置百官,改元绍汉。
更让人的是,他居然和鲜卑单于准备想要夹击曹魏。
魏国显然被激怒了,第二年就派司马懿讨伐燕国。
正所谓姜还是老的辣,司马懿带兵进入辽东后,假装去攻打辽隧,吸引燕军的主要火力,然后转头就去攻打燕国都城襄平,魏军船只从辽河口直抵襄平城下。
襄平被围困一个多月后,城内的物资,燕军将领杨祚只好打开城门,以示投降。
公孙渊也落得了十分悲惨的下场,他的头被挂在洛阳的城门之上。
就这样,燕国从此不复存在了。
随机文章中国夏朝文化的重要遗址在哪里?宝鸡秦汉墓地摇钱树,秦汉墓地惊现摇钱树/并非秦人物品萨尔马特重型洲际导弹,威力令美国恐惧(相当于1500枚原子弹)斯蒂芬·威廉·霍金简介,概括霍金的一生事迹(探寻宇宙奥秘)地球的伤疤东非大裂谷,世界大陆上最大的断裂带(长6千公里/深20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