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与“天下兵马大元帅”有着什么分别?有大小之分吗

但是经常下象棋的人们可能
【菜科解读】
但是经常下象棋的人们可能知道,象棋的两方,一方保护的最高领导是“帅”,而另一方是“将”,在这里帅和将又好像是平等的。
是不是有些矛盾?将和帅,是一小一大,还是平定的关系呢? 图1、共和国十大元帅 将和帅,在历史上到底是什么关系,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历史深处】这一期和大家一起解读。
(一)将与帅的原意,及最早的“将军”、“元帅” 《说文解字》中“将”的解释是:“佩巾也。
从巾、 ”。
“将”的解释是:“帥也。
从寸,省聲。
”从说文解字的角度看,将需要用帅来解释。
而帅的意思是,佩巾率众者,组织、带领者。
而从繁体字形看,将字从爿,从手持肉之形。
“爿”指木片。
“爿”与“手持肉”联合起来表示“在木片上涂抹肉汁”。
双字词组“将军”,本义为 “使官兵像狗舔到带肉汁的木片那样兴奋起来”、“以赏赐物品刺激部队、引领部队”。
时,“一军统帅”称为将军。
春秋时代以卿统军,故称卿为将军,但这个时候“将军”还不是正式的官名。
一直到战国的时候,才出现在“将军”的官名,有了前后左右将军。
秦时和战国一样,但多用于战时。
图2、晋文公及其骨干 元帅一词在《左传》中就出现过,《左传·僖公二十七年》出现了“谋元帅”一词,选择中军主将的意思。
从这个意义上,殽之战中的晋军主将先轸是第一个被称为元帅的人。
但当时的元帅只是称呼,并不是官职。
(二)的将军体系 从汉代开始,将军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军队的官职体系中。
而元帅一直要等到末期的北朝才使用的官职序列中。
汉代有好多序列的将军。
最高一级的是“大将军”、“”。
一般大将军、骠骑将军不同时设置,同时设置时大将军位份更高一些。
大将军相当于现在的海陆空总司令,骠骑将军也是相当的位份。
除了大将军、骠骑将军之外,还有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将军、中军将军。
另外还有另外有楼船将军、材官将军、将屯将军、伏波将军等杂号将军,地位稍低。
整个将军名号虽然看起来多,但又将军名分的人并不多。
图3、第一任骠骑将军霍去病雕像 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
大将军位在三公上,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在三公下。
前、后、左、右将军,位在九卿下,不常设。
末,外戚常常被封大将军,以此名号来把控朝政。
此时的大将军就不仅仅是军队领导,而是朝政的重要参与者、决策者。
当时大将军、太傅与三公——“太尉、司徒、司马”合成“五府”,是当时东汉朝廷最高的位份。
(三)汉之后的将军 东汉末年,诸侯割据,常设的将军和汉朝差不多,但割据各地的诸侯和朝中的权臣不少都被加授将军封号,将军的封号逐渐变的没那么尊贵。
之后在魏晋南北朝,政权林立,将军的封号也越来越多,品级也高低不同。
南北朝北朝的、时期实行,各级府兵的统帅多有将军名号,如柱国大将军、大将军、骠骑大将军、车骑大将军等。
之后的十二卫、十六卫等诸禁卫军都置大将军、将军。
明清两代,有战事出征,置大将军和将军,战罢则免。
镇守边防的将领挂将军印。
图4、府兵制的受益者之一李世民 从隋唐开始,将军更多的是作为名誉称号,加封给臣子的,作为诸王、大臣和地方长官的加官荣衔。
加封的将军衔名号繁多,品级也不一,这里就不多做介绍。
(四)历史上的元帅 元帅正式成为官衔,与府兵制也有直接的关系,各级府兵的统帅都自称将军,肯定需要人来统领他们,这样就有了元帅。
北政元年(公元578年),宣帝任命其叔父宇文盛和宇文招为“行军元帅”,率军作战。
唐初设有元帅、副元帅,元帅常以皇子或亲王担任,副元帅常以有威望的大臣担任。
李世民在李渊当的时候,就当过“西讨元帅”。
开国皇帝,在之难后,就先担任过一段时间的“天下兵马大元帅”。
的地方军事首领都称元帅,的时候,很多起义的头也自称元帅。
明朝也有元帅,在枢密院之下设诸翼元帅府,元帅府被任命的元帅官职仅仅为二、三品。
图5、曾当过天下兵马大元帅的赵构 (五)现代元帅、将军军衔 现代军衔制度起源于法国,其中不少军衔的设置受到了法国的影响。
元帅就是其中一个,是最高军衔。
军衔中其他的将、校、尉等,也匹配与军、师、旅、团、营等建制逐步形成。
军衔制在袁世凯小站练兵时候就引入,之后的国民革命军也都采用西方的军衔制。
1955年正式受衔,军衔制正式进入到我中国人民解放军中。
之后有几次改革,如今现役军官军衔设3等10级的军衔制是在1994年最后敲定的。
3等10级的军衔分别是:一等,上将、中将、少将;二等,大校、上校、中校、少校;三等,上尉、中尉、少尉。
随机文章宋朝的所有皇帝有哪些?盘点世界十大禁用刀,三菱军刺捅人非死即残废(个个见血封喉)宇宙中的物质从何而来,来源于宇宙起点大爆炸/能量演化为物质为什么有人相信ufo,美军曾建UFO研究基地/霍金曾预言UFO存在水星和金星哪个温度高,金星水星表面温度是多少(金星温度更高)
还原历史的真相,“三国同盟”到底是如何来的
政府到后来只能就范,但海军省以米内光政,和井上成美为首的三驾马车坚决反对。
其实假如真是只有这三驾马车反对到最后能不能反出名堂还很难说,因为当时海军内部的亲德派势力茁壮成长,再加上陆军和社会上的右翼舆论,不要说继续反对,就连这三驾马车自己的生命安全都成了问题。
当时日本社会暗杀成风,杀总理大臣都像玩似的,谁会在乎这几个小少将中将的。
但山本五十六和井上成美也不怕死,写好了遗书继续反对,弄得米内光政海相只好以权谋私,动用手中的权力帮山本五十六弄了个联合舰队司令长官的位置,送到海上去保护了起来。
诺门罕事件 但那次这个三国同盟条约居然无疾而终了。
倒不是三驾马车的反对,而是日本人自己发现被涮了一次。
1939年7月,当时关东军的服部卓四郎和两位去招惹苏联人,搞了一个诺门罕事件出来,原还指望会出于对希特勒的备战考虑而无法全力增援东线,谁知道诺门罕打得正热闹的8月23日斯大林和希特勒签下了《》,卸了包袱的苏联人不但不需要抽调东线兵力,反而把西线的兵力源源东调,把关东军打了个满地找牙,第23师团就这么给打残了。
这一下从陆军到政府的脸上都挂不住了,平沼骐一郎首相留下了一句“欧洲局势复杂怪奇”的名言辞了职,一时间这个三国同盟没人提了。
不过日本人一直没忘记要入伙,那边德国人也没忘记要拉日本人入伙。
1940年9月7日,希特勒又通过德国外长派了特使斯塔默来要和日本重新谈这个三国同盟条约。
大家不要觉得奇怪,以为要么是日本人太贱,要么是德国人脸皮太厚,怎么刚涮完人家又来接着忽悠了?都不是,是形势不同了。
三国同盟漫画 虽然第二次世界大战从1939年9月希特勒和斯大林瓜分波兰来时就算在欧洲打起来了,大家都纷纷互相宣战,挑边站队,但是没什么大动静。
希特勒和斯大林瓜分了波兰以后大家就都歇下来了。
因为大家都说好了来打仗,但是谁都不动作,所以甚至有人把那一段时间称作“虚假的战争(PHONY WAR)”。
但是到1939年底1940年初以后,希特勒和斯大林又开始动作起来了,斯大林发动了苏芬战争以后又吞并了波罗的海三国,而希特勒也发动了对丹麦和挪威的进攻。
如果说这些还是小动作的话,进入1940年5月以后,这场战争才真正成为了现实,希特勒突然教给了全世界一个新名词:闪击战。
闪击波兰 5月10日开始,希特勒突然进攻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让虚假的战争成为了现实。
接下来是5月14日荷兰投降;17日布鲁塞尔沦陷;5月底,由于德国人的错误才让的奇迹出现,而法国的首都巴黎则在6月10日落入纳粹魔爪,德国人渡过英吉利海峡进入伦敦也好像就仅仅是时间问题了。
日本军部和政府里最流行的话就成了“不要误了班车”,德国人打得这么顺利,现在要考虑的问题不是是不是应该入伙的问题,而是要赶早的问题,太晚了人家是不是愿意带你玩还是个问题呢,所以海军也就很自然地从反对转到赞成了。
随机文章二里头遗址确定是夏朝的都城吗?奥多赛尔Odoacer简介埃及法洛斯灯塔历史价值,世界最高的便民工程(400米)韩国萨德部署完成了吗,萨德部署完成(中国一半国土在美军监视内)揭秘古代生化武器箭毒木,土著用剧毒树汁箭头打得英军丢盔弃甲
晋朝为什么要“以孝治天下 是什么真相导致他这么做的
”历史上绝大部分朝代都是以忠治天下,唯独晋朝是以“孝”治天下。
原因在于,晋朝本身便是“得国不正”,司天子的位置,是废除,谋杀,逼迫得来的。
当初托孤,托孤,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另一个却发动控制军政大权,诸葛亮培养出的儿子以身殉国,司马懿培养出的儿子废帝弑君,更是效仿禅让给魏文帝,逼迫年仅20岁的魏元帝曹奂禅让,这样一对比,人们根本看不到的忠。
所谓“上行而下孝”,司马炎自己都不忠,又如何要求手下的臣子忠呢? 《晋书》记载:“明帝时,王导侍坐。
帝问前世所以得天下,导乃陈帝创业之始,用文帝末事。
明帝以面覆床曰:若如公言,晋祚复安得长远!”司马炎得国不正,欺凌幼主,连他的后代都感到羞耻。
秦灭六国,也没有弑杀六国君主,魏文帝逼迫汉献帝禅让,也没有弑杀汉献帝,弑杀君王的,从司马氏始,而且高平陵之变,已经放弃抵抗,司马懿也承诺不杀曹爽及其宗族。
可是当曹爽束手就擒之时,司马懿言而无信,诛杀了属于魏国亲族的曹爽一族,几百年来,不杀前朝之君,不杀放弃抵抗者,是约定俗成的规矩,可是司马氏却破坏了这个规矩,指示弑杀魏帝,对魏国诸曹诸夏势力,正因为如此,晋朝的合法性一直备受质疑。
弑杀魏帝的成济不仅没有得到重用,还被当成,被诛灭三族,成济临死之前大骂,还真是“,。
”邓艾,是灭亡蜀汉的最大功臣,司马昭却利用邓艾与钟会的矛盾,杀了邓艾,这样的君王,让臣子如何去忠? 忠孝真的是一体的么? 既然无法以忠治天下,晋朝只好放弃忠君爱国的教育,改为以孝治天下,毕竟忠孝不分家。
但是,真的向晋朝皇室设想的那样“能孝必忠”么?答案是否认的,孝与忠并没有必然联系,司马炎不也对司马昭孝顺么?杀人犯也有可能是个大孝子。
”因为朝廷的倡导,晋朝的孝子的确很多。
是晋武帝时期的元老重臣,位列“”之一,在晋朝,不孝顺,得罪过甚于谋反,谋反的在大赦天下的时候还可以释放,不孝的是无论如何不会释放的。
然而对孝的强调,却因此忽视了对忠的强调,或者说是迫于无奈,晋朝强调,那不是打自己脸么?晋朝朝廷想要忠孝一体:“求忠臣必于孝子”“资于事父以事君”,可是历史证明,忠孝几乎毫不相干,很多忠臣并不孝顺,很多孝子并不忠心。
《孝友传》中,刘殷,背叛了晋朝,可却是个大孝子。
司马氏“以孝治天下”成功了么? 就连孝,司马氏都没做到,司马家族,不仅不忠,也并不孝,,兄弟相残,祖孙相杀,汉(汉赵)昭武帝刘聪/" 刘聪灭亡西晋以后,质问“卿家骨肉相残,何其甚也!”这是对“以孝治天下”最大的嘲讽,司马氏“以孝治天下”最终以失败告终。
司马氏“以孝治天下”,最终却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随机文章秦始皇的亲生父亲是谁?小行星撞击云南事件真相,或为陨石坠落威力相当于为原子弹7%细数战斧式巡航导弹的型号,最新型可临时改变打击目标三星堆不是汉族文明, 三星堆外国科学家解密/三星堆其实是源于古蜀国火星现外星人脸引猜想外星人存在的证据/NASA称陨石撞击的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