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孩子6岁上小学?哈佛大学教授的研究,给出了答案

说实话,禾禾妈妈也曾多度好奇过,没曾想前几天看的一本书,恰好给我解了惑。
读完后忽然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于是写下这篇文章,将这些有趣又有用的知识,分享给各位家长。
1)6周岁接受正式教育的
【菜科解读】
为什么孩子满6周岁才能上小学?这个规定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其它国家的孩子也是在6岁开始接受正式教育吗?为什么?
以上问题,相信很多网友都好奇过。
说实话,禾禾妈妈也曾多度好奇过,没曾想前几天看的一本书,恰好给我解了惑。
读完后忽然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于是写下这篇文章,将这些有趣又有用的知识,分享给各位家长。
我国最早关于义务教育年龄的规定,可以追溯到清朝末期。
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规定儿童从6岁开始进入小学学习。
1912年中华民国的《小学校令》,也规定了儿童从6岁开始接受义务教育。
1986年,我国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也一直沿用这一规定。
在国外,将6岁定为正式接受教育的年龄,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期的欧洲。
当时,一些欧洲国家开始实行义务教育制度,并规定孩子必须接受义务教育。
其中,普鲁士王国规定孩子必须接受六年制小学教育,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以法律形式规定孩子必须接受义务教育。
此后,其他国家也开始陆续开始实行义务教育制度,并相继规定了6岁为正式接受教育的年龄。
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孩子,虽然开始上小学的年龄因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制度差异有所不同,但大多也都在6岁左右。
比如美国,虽然每个州的入学规定虽然不同,但大部分的州规定5岁起可以上学前班,6岁开始上一年级;再比如韩国、德国、西班牙、荷兰,都规定凡年满6周岁的儿童便可上小学。
不过,有些国家6岁入学不是强制性的,如果父母觉得自己孩子发育较同龄孩子差,不具备就学的能力,也可以适当延长入学年龄,比如韩国、德国。
为什么全世界都统一将6岁设为接受正式教育的年龄呢?美国生理学博士、哈佛大学神经学教授莉丝·埃利奥特在《大脑与心智的最初五年》一书中给出了我们答案。
6岁:大脑更成熟莉丝·埃利奥特博士说,儿童大脑皮层中的P300电位(大脑皮层中缓慢的、正向电位反应,可以反映有意识的注意过程)以及大脑的能量消耗(大脑整体活跃度的代表)都在4-8岁经历了最夸张的变化、达到了一个最高点,而这之后就会变得更接近成人水平。
同时,莉丝·埃利奥特博士,通过儿童心理学之父让·皮亚杰发明的,著名的守恒任务的方法,设计了一个实验,验证了上述说法。
实验中,莉丝博士将两个矮胖的杯子中装入等量的水,并问孩子:这两个杯子里的水一样多?还是有一个比较多?
之后将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入细长的杯子中,并向孩子问上述同样的问题。
结果却有了惊人的发现。
4岁的孩子几乎马上就回答细长的杯子里有更多的水。
即便莉丝博士又将细长杯子里的水再重新倒回矮胖的杯子中,并向他们展示,他们给出的结果也是如此。
相反,8岁的孩子则认为水杯里的水量一样多,莉丝博士进一步问这些孩子,为什么细长杯子与矮胖杯子的外表有如此大的区别?这些孩子则告诉莉丝博士高度的不同,是由宽度不同造成的。
甚至会自己将水从细长的杯子倒回矮胖的杯子中,证明自己是对的。
这项改变在大部分孩子身上都有体现,是大脑成熟的结果,而6岁恰好是大脑皮层发育的一个转折点。
6岁:注意力、抑制力更强神经学家研究发现:6岁是孩子们开始掌握额叶任务的年龄。
#p#分页标题#e#额叶的主要功能与精神、语言和随意运动有关,而这些任务基本上都要求注意力和抑制力。
为了验证这一点,莉丝博士对孩子们进行了特殊版本的Stroop测试。
测试的第一项是要求孩子们在看见一张有星星的黑色卡片时说白天,而在看到有太阳的白色卡片时说夜晚;第二项是一个简单的打击任务,要求孩子在实验者敲一下时,他们就敲两下,反之亦然。
结果发现:6岁或者7岁的孩子们能很好地通过测试,并能够专心敲击与示范者不一样的数目。
而6岁以下的孩子在这方面会觉得很困难。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6岁以上的孩子实际上已经具备足够的注意力,并且能够抑制欲望。
6岁:开始具备逻辑推理能力小于6岁与大于6岁的本质区别,就在于推理的出现,皮亚杰称之为具体运算思维。
在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具体运算阶段是儿童思维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大约发生在7岁到11岁。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思维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多维思维:儿童能够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并且能够考虑问题中的不同维度。思维的可逆性:儿童能够理解事物的可逆关系,比如,如果A导致B,那么反之B也会导致A。去自我中心:儿童开始意识到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能够从别人的视角看问题。具体逻辑推理:儿童能够进行具体的逻辑推理,从具体的事例中归纳出一般规律。虽然小一点的孩子,也可以坐几道加减法或者认识一些字,但他们却无法从根本上弄明白这些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如加法的反面是减法,字母可以组合成单词等。
只有到了这个阶段的后半段,即6岁之后,他们才开始明白背后的思维,我们才可以尽情的教他们。
不过,需要提醒各位父母的是,具体运算思维只是儿童思维发展中的一个阶段,每个儿童的具体发展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
这就是前文我们为什么会说,有些国家虽然设定6岁为入学年龄,但是父母却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的发展情况,延迟入学的原因。
禾禾妈查了下资料,发现在国内这是不被允许的。
这也就意味着国内的孩子只要满了6岁,就必须送入小学。
所以,才有部分逻辑思维能力差的孩子,刚上小学时,在数学学习上有些困难。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逻辑思维是可以通过一些针对性的训练得到提升的!
比如玩数独、拼图、华容道、填字游戏等逻辑游戏;学习编程,阅读有关逻辑思维的书籍等都可以帮助孩子提升逻辑思维。
一套享誉世界的逻辑思维训练书,《福尔摩斯探案集》推荐给各位父母,该书根据英国侦探小说之父阿瑟·柯南·道尔所著的侦探故事集摘选、改编而成。
全书共10册,以大侦探福尔摩斯与助手华生的经历为主线,分别讲述了一个个精彩离奇的案件故事,比如《绿玉皇冠案》《铜山毛榉案》《诺伍德的建筑师》等等。
#p#分页标题#e#书中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精妙绝伦的推理和高超的人物塑造,吸引着孩子跟随福尔摩斯的脚步,一步步解开谜团,发掘出隐藏在表面下的真相,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
16开大开本+注音版+精彩插图,相比全书文字的图书,孩子看着更轻松,既很适合低年级小学生独立阅读,又适合幼儿园的孩子亲子陪读。
最值得一提的是,每个故事最后,都有一个破案练习小栏目,每次禾禾读完故事后,都会跃跃欲试的去调动自己的逻辑思维练习破案。
【凌晨爸妈】全10册注音版彩绘插图福尔摩斯探案集套装小学生优质课 ¥59.8
购买
既可以满足孩子的破案的愿望,又可以结合图片思考,考察孩子对细节的观察,培养思考问题的逻辑能力。
推荐给每一位家有3-12岁孩子的父母,尤其是那些运算思维不是太好,数学没开窍的孩子。
清朝八大铁帽子王代善一家为什么就占了三个了 他家究竟有什么功劳
可以说,这八大铁帽子王是绝对的牛人。
可是你知道在这八大铁帽子王当中,有一家就占了三个吗?这是为什么呢?他家究竟有什么功劳呢? 礼亲王代善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二儿子, 清太宗皇太极的哥哥。
16岁的时候,代善就跟着父亲四处征战,屡立战功,被授予“古英巴图鲁”美号。
努尔哈赤正式建立后金国,代善与堂弟阿敏、五弟、八弟皇太极被努尔哈赤封为和硕贝勒,以年龄为序,代善被称为,领正红旗、镶红旗二旗兵丁。
努尔哈赤死后,代善积极拥立八弟皇太极登基,而且对皇太极誓表忠诚,皇太极甚为感激,封代善为和硕礼亲王,世袭罔替。
后来代善还在皇太极死后,拥立福林称帝,因此这两次拥立之功劳,让代善风光一生。
克勤郡王岳托是礼亲王代善的长子,自幼勇武过人。
努尔哈赤病逝后,当时四大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和皇太极都手握重兵,怀有夺取汗位的打算。
关键时刻,岳托劝父亲代善拥立皇太极。
皇太极登基之初,没有什么危亡,另外三大贝勒仍然与他。
岳托又积极协助皇太极加强中央集权,打击消弱三大贝勒的势力。
因此,岳托深受皇太极器重,是皇太极的心腹干将。
后来岳托在入关掠夺的时候,染上了天花英年早逝,皇太极追封他为克勤郡王,世袭罔替。
顺承郡王勒克德浑是礼亲王代善的孙子,他继承了先辈们的勇猛果敢,在明清鼎革之际的烽火硝烟中南征北讨,驰骋疆场,为满清入主中原立下了。
清太宗皇太极病逝之后,清室内部又开始了一场权力斗争。
这次斗争中,勒克德浑站在睿亲王一边,受到各方谴责,被削了爵废了皇室身份,但为他日后被多尔衮重用创造了机遇。
,此后清军大举入关,多尔衮的势力也日益庞大,俨然成为清朝的最高统治者。
这时多尔衮想起了因他而造难的勒克德浑,于是他恢复了他的皇室身份。
不久,勒克德浑因征讨以及消灭农民军政权有功,进封为顺承郡王,世袭罔替。
从代善一家三个铁帽子王的履历来看,之所以能有如此高的爵位,与他们跟对了人有很大的关系。
礼亲王代善先后拥立皇太极、福临有功,在权力斗争中不得罪人。
克勤郡王岳托也是跟对了皇太极,深受皇恩,而顺承郡王勒克德浑则跟着多尔衮扬名于青史。
如果这三人在权力斗争中少有差池,可能就不会是铁帽子王了。
各位读者,你们觉得呢? 随机文章害死曹昂、典伟!被曹丕痛恨曹操却坚持重用这名大将发生在06年真龙吃人的照片真相,疑似神秘生物活吞游客台风战斗机性能参数详解,成本6000万欧元可外挂13枚导弹为什么要警惕人工智能,未来25年超级人工智能诞生(超越人类成上帝)大蛇丸偷走外道魔像,没有轮回眼险些丧命(被佩恩追回)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占领丹麦后,英国为什么要占领冰岛? 冰岛有什么战略意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灭掉丹麦用了4个小时。
冰岛灭亡的时间要长一点,一天的时间。
不过,灭亡冰岛的可不是德国,而是英国。
德国之所以要占领丹麦,是因为丹麦扼守厄勒海峡的战略重要性。
同时,丹麦以北的挪威,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德国本土又缺少石油。
所以,德军必须北上丹麦和挪威。
而当时的冰岛还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隶属于丹麦。
1940年的4月9日,丹麦人睡醒后,才发现本国已投降德国,全程4个小时。
丹麦灭亡的消息传到冰岛,冰岛人,就差扭大秧歌了。
何之?丹麦灭亡了,就没空管冰岛了,冰岛可以自立了,众人曰:被压在五行山下的孙大圣终于要翻身了。
而在冰岛以南的英国,英国高层开始盯上冰岛。
为什么呢?还是和能源有关。
看地图。
冰岛位于北美格陵兰岛、挪威、英国的大三角之间,仅地缘战略价值就是无价的。
另外,如果德国占领冰岛,就可以从侧翼保护德国占领下的挪威,德军可以在挪威从容挖油。
所以,英国必须抢在德国前面拿下冰岛。
冰岛一听吓坏了,赶紧对英国说:我们保证,你和德国对撕的时候,冰岛中立,绝不站在德国这边。
英国老大丘吉尔则认为白纸黑字的协议都不管用,更何况两片嘴说的更不可靠了。
丘吉尔说应该以最快的速度拿下冰岛,慢一步,就可能抢先。
英国决定对冰岛实行所谓的“鱼叉行动”。
为什么叫鱼叉行动?很简单,在水面上看准一条肥鱼,一叉子下去,干净利索拿鱼。
冰岛现在总人口也不过33万,二战时人更少,连像样的军队都没有。
不过英国还是不敢掉以轻心,派出大军远征冰岛。
多大的“军”呢?士兵746人,由海军陆战队的第2营充当英国的远征军,总司令是海军上校斯腾格斯。
2艘驱逐舰无畏号、运气号护送2艘巡洋舰格拉斯哥号、贝韦号,“浩浩荡荡”杀向冰岛。
图-英国兵工厂 1940年5月10日凌晨,英军杀到冰岛军队可以看得到的地方。
冰岛大怒,说太欺负人了,本国虽小,也不是砧板上的鱼肉。
怎么办?。
勇气可嘉,问题是冰岛的国(家)警(察)部队只有70人。
而他们需要面对的是745名英国士兵,一名士兵因故自杀。
冰岛决定等太阳公公出来的时候,向英国提出最强烈的抗议。
英军不管你抗什么议,用多大的嗓门抗议,先拿下再说。
六点多,太阳公公伸懒腰出来了,英军也上了岸。
,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就成了英国的下酒菜。
市民们早起串门买菜时,才发现冒出来这么多的英国士兵。
一打听才知道,一夜之间,他们亡国了。
冰岛呛英国驻冰岛的外交代表,问你们到底想干什么。
英国代表则把英国的担心告诉了冰岛,说为了英国的利益,希望冰岛配合一下。
面积10万平方公里的冰岛,仅靠745名士兵是统治不了的。
英国方面紧急调4000名士兵开赴冰岛,占领冰岛各要塞。
冰岛大骂英国欺负小国,我们是中立国。
英国还是那句话:为了英国的利益,你们必须接受现实。
这件事也提醒了其他国家:要想不被欺负,只有自己强大到别人不敢欺负。
否则,靠强敌发善心?这比太阳围着地球转还不可能。
客观的讲,英国也没有伤害冰岛的意思,只是为了防止德国抢占冰岛伤害英国。
换言之,英国只让冰岛客串一下“亡国奴”,说的很明白:战争结束,英军立刻滚出冰岛。
不过,英国驻冰岛的军队越来越多,最高时达到2.5万人。
冰岛知道自己的细胳膊拧不过英国的粗大腿,只好认栽,客串“临时亡国奴”。
不过,冰岛人会反过来想:当英国的临时亡国奴,总比当德国的永久亡国奴要好吧。
与丘吉尔相处,总好过与希特勒相处…… 冰岛认清形势,接受英国,以及美军驻扎。
美军来了多少?4万人。
英军2.5万,美军4万,加一起6.5万。
而冰岛总人口,包括男女老少、怀孕的、的、丧失劳动能力的,总共也只有12万人。
说冰岛是二战时美国、英国一个大军事堡垒,并不为过。
战后,英军走了,但美军却留了下来,直到2006年才撤离。
随机文章四象限时间管理法则,紧急事情并不一定是最重要的(麻将三缺一)佐助通灵外道魔像为何没出现,鸣人和佐助谁更厉害地球上13.8亿立方公里的海水从何而来,岩石中水分被重力挤出来ufo为什么都是圆的?阻力更小/转向升降更灵活(科学分析)新疆发现世界最大油田,10亿吨储量震惊世界/恐改变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