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说HPV二价比四价效果好,医生不推荐打四价疫苗的原因

【菜科解读】
因为现在九价太难预约,人们都开始关注起了二价、四价,但为啥说HPV二价比四价效果好?二价和四价宫颈癌疫苗的区别有哪些?其实两种疫苗没有谁比谁更好的说法,只是二价相对来说性价比高,加上上市的时间长,因此人们内心更偏向二价,这个看个人选择。
为什么医生不推荐打四价疫苗1、二价效果不比四价差
有研究显示二价中含有的专利佐剂AS04,它在人体内产生的抗体滴度以及总体的预防效果不比四价要差。
加上二价2006年研发,菜科网,至今上市10多年,已经经过市场的考验,不用担心有副作用,有效性安全性得到认可。
2、二价性价比更高
国产二价354元/支,进口二价605元/支。
适用于9-45岁的女性,预防HPV16、18,预防70%的宫颈癌。
四价都是进口,823元/支,适用于20-45岁女性,HPV6、11、16、18。
预防70%的宫颈癌、90%尖锐湿疣。
四价比二价要多预防两种病毒类型,但性价比上还是二价更高。
3、四价副作用可能比二价要高
接种四价常见的副作用有瘙痒、皮疹、低热,接种部位红肿、疼痛、有硬结等情况,总体来说比较安全,但出现这些不良反应的概率确实要比二价、九价要高。
为啥说HPV二价比四价效果好?其实二价和四价疫苗适用的年龄、适应症、预防的病毒价型都不一样,因此不能一概而论,没有谁比谁效果更好的说法,自己适合哪一种就接种哪一个,也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来,有条件的话也可以打九价,预防的病毒型号更全面。
10种情况不能打宫颈癌疫苗1、孕期
已经怀孕了的人不能打宫颈疫苗,会影响接种后的预防效果,虽然目前有证据证明疫苗会对孕妇或胎儿的健康造成任何影响,但谨慎为好。
2、经期
女性经期也是不能打宫颈癌疫苗的,等经期过了之后再打更合适......查看详情
二价四价九价价格一览表1、国产二价,354元/支,适用于9-45岁的女性,9至14岁的女性接种两剂,时间分别是0、6月,15至45岁的女性接种三剂,时间分别是0、1、6月。
预防HPV亚型为HPV16、18。
2、进口二价,605元/支,适用于9-45岁的女性,接种三剂,时间分别是0、1、6月。
预防HPV亚型为HPV16、18......查看详情
三国时期吴国孙亮为啥斗不过权臣孙綝?具体的真相有哪些
孙亮早先没机会继承皇位,但由于大哥、二哥孙虑早逝,三哥被废,四哥孙霸自尽,五哥孙奋、六哥均为庶出,加上老父爱幼子,故孙亮有幸被立为太子。
太元二年(公元252年)四月,孙权驾崩,孙亮即位,为东吴第二任。
孙亮十岁登基,此后四年,朝政相继被辅臣、孙峻掌控。
太平元年(公元256年),孙峻病死,孙綝掌权。
孙綝是孙峻的堂弟,其“凶竖盈溢”(见《》)与孙峻如出一辙。
众臣原本就对孙峻以宗室身份独揽大权所不满,而今,孙綝继续凭借这种优势垄断朝廷大权,继续把皇帝玩弄于鼓掌之间,更引起了众臣的强烈反感和忿恨。
吕据、滕胤等其他辅政大臣瞧不起孙綝,也不想皇帝沦为傀儡,出于忠君思想和个人政治前途考虑,试图分割孙綝的权力,防止他擅权专政,不料,遭到了孙綝的血腥镇压。
控制住局面后,孙綝自任大将军,手握军权,封赏党羽,广树亲信,更加,甚至“负贵倨傲,多行无礼”,根本不把孙亮放在眼里。
对于孙綝的专权和僭越,孙亮敢怒不敢言,只能在煎熬中隐忍度日,他在等待时机,也在考虑办法。
太平二年(公元257年)四月,十五岁的孙亮“临正殿,大赦,始亲政事”(见《三国志》),内心也变得强大起来,一场皇帝和权臣的明争暗斗,也随即展开。
“綝所表奏,多见难问”,这是孙亮使出的第一招,毕竟军权在孙綝手中,孙亮不敢冒险造次。
此外,孙亮还多次拿出府藏书册,阅览先帝孙权时的旧事,“先帝数有特制,今大将军问事,但令我书可邪?”,先帝常常亲自书写诏书,而如今大将军奏事,为什么只让我签字认可就完事了呢?言辞中,流露着对孙綝的诸多不满。
孙亮“亲览政事,多所难问”,让孙綝感到“甚惧”(见《三国志》)。
单凭刁难、质问和怨言,并不能撼动孙綝。
于是,孙亮使出第二招,“又科兵子弟年十八已下十五已上,得三千余人,选大将子弟年少有勇力者为之将帅。
……日於苑中习焉”,孙亮暗养三千勇士,志在武力夺权,并声称要“欲与之俱长”(见《三国志》),一同见证胜利。
然而,这些勇士“连日续夜,大小呼嗟,败坏藏中矛戈五千余枚”(见《孙綝废孙亮表》),孙亮操练勇士日以继夜,动静不小,矛戈都使坏了五千余杆,消息很快就传到孙綝耳中,一招不慎满盘输。
孙綝闻讯后,知道孙亮必将有非常之举。
为求自保,狡猾的孙綝“返自镬里(今安徽巢县西北),遂称疾不朝”(见《》),并在朱雀桥南修建房舍,自此远离国都,不敢再入朝和孙亮见面,以防中招。
此外,孙綝还让他的弟弟威远将军孙据,进入苍龙门担任宿卫,武卫将军孙恩、偏将军孙干、长水校尉孙闿,分别驻守各军营,严阵以待,以防孙亮。
应该说,孙亮的那三千勇士确实给孙綝造成了很大压力。
看到孙綝变成缩头乌龟,孙亮欲杀不能,非常懊恼,便借口枉死事件,杀掉与孙綝关系匪浅的虎林督朱熊、外部督朱损兄弟二人。
孙亮此举,是要先翦除孙綝党羽,再除掉孙綝,孙綝“由是益惧”,二人之间的矛盾也上升到白热化。
鉴于孙綝“筑第桥南,不复朝见。
此为自在,无复所畏”,急于夺回军权的孙亮“不可久忍,今规取之”(见《资治通鉴》),决定,对孙綝进行致命一击。
太平三年(公元258年)八月,孙亮“以綝专恣,与太常全尚、将军刘丞谋诛綝”(见《三国志》),向心腹近臣表明了武装夺权的决心。
随后,孙亮与黄门侍郎全纪(全尚之子)制定了具体的行动计划,并再三嘱咐全纪,只能将计划告诉父亲,不能把计划泄露给母亲。
全尚是孙亮的岳丈,也是孙亮当时唯一可以依赖的力量。
如果计划能够顺利实施,孙亮能成功扳倒孙綝,夺回军权,历史就会改写,可惜孙亮所托非人。
全尚才能平庸,无甚主见,还是忍不住把计划泄露给了妻子。
全尚的妻子是孙綝的堂姐,得知孙亮准备动手,立即悄悄派人告知孙綝,“尚无远虑,以语纪母,母使人密语孙綝”(见《资治通鉴》)。
全尚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致使孙亮打蛇不成,反被蛇咬。
不等孙亮动手,早有准备的孙綝来了个先发制人,于九月二十六日率领大军夜袭国都,拿下全尚,杀掉刘丞,天亮时,已将皇宫团团围住,孙亮成为。
胜败已见分晓,孙亮却不甘心,于是,骑上马,带上弓箭就要上阵。
孙亮认为,他是“大皇帝嫡子,在位已五年,谁敢不从”(见《资治通鉴》),他想利用自己的身份和权威优势与孙綝鱼死网破,一决高下。
此情此境,一个连身家性命都不一定保住的皇帝,如何能镇住已经起兵造反没有退路的权臣,孙亮即便有三千勇士,也不是孙綝大军的对手,这无疑是去送死。
近臣以及乳母等人一起制止阻挡,孙亮未能出宫。
控制大局后,孙綝把孙亮废为会稽王,并派人“夺吴主玺绶,以吴主罪班告远近”(见《资治通鉴》)。
孙亮被废后,孙綝另立琅邪王,也就是孙亮的哥哥孙休为皇帝,即。
两年后,孙休听说会稽郡传出“孙亮当还为天子”的谣言,担心孙亮复辟,将孙亮贬为侯官侯。
孙亮在去封地的路上自杀,不过,也有人认为是“休鸩杀之”(见《三国志》)。
毕竟,孙亮当过皇帝,影响力还在。
孙亮不死,孙休睡不着觉。
十岁登基,十六岁被废,孙亮当了六年形同傀儡的皇帝,最终被赶下台,而且,死于非命。
对于孙亮之遭际,史学家陈寿评价说,“孙亮童孺而无贤辅,其替位不终,必然之势也”。
孙亮是一个非常聪明的皇帝,“蜜中鼠屎案”就是一例。
不过,生活上聪明毕竟不代表政治上聪明,由于受制日久,夺权心切,谋事不周,在蓄养勇士方面不够隐秘,没有机会像后来的皇帝智擒那样除掉孙綝,事未成,空抱憾。
随机文章关于秦始皇的东海求仙记?乾隆的一些生平事迹领导风格?俄罗斯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导弹,号称最先进导弹(实际不如战斧南极为什么比北极冷,海拔更高/热量交换少/平均气温低20℃以上人死后究竟能带走什么,光棍来光棍去/有限的时间过上有意义的生活
暹罗是什么意思?中国古时候为啥称呼泰国为暹罗?
中国古代,一直以暹(xian)罗来指代泰国。
根据史料记载,1296年,周达观作为中国使团一员前往真腊国,也就是今日的柬埔寨,写了《真腊风土记》一书,书中把真腊西边的邻邦泰国称为“暹罗”,这是中国史籍中首次用“暹罗”来称呼泰国地区的国家。
时期的1377年,册封泰国国王为“暹罗国王”,于是“暹罗”这一名称正式固定下来,称为中文语境下对泰国的称呼。
那么,为啥称呼泰国为暹罗呢? 暹罗实际上是梵语的汉译。
在梵语中,暹罗的意思是黑色或黝黑皮肤。
当时印度人就根据这句梵语,称呼泰国地区乃至中南半岛为暹罗。
就这样,中国一直以暹罗,来称呼今日的泰国地区。
实际上,泰国的土著居民中有一个很大的民族,叫做泰人,但是泰人对自己的国号观念很弱,他们一般以都城来称呼本国,如都城在素可泰时,就自称为“阿那札素可泰” ,阿瑜陀耶、吞武里、曼谷等时代亦然。
曼谷王朝时期的1856年,世界上都以“暹罗”来称呼泰国。
出于适应国际习惯的目的,政府决定采用外界的称呼 “暹罗”作为国号。
在《泰语大辞典》中,“泰”有“自由人、不为奴、人、族称”四种含义。
所以,国内主体民族是泰族。
到了20世纪30年代,暹罗兴起了泛泰主义的思潮,他们认为“暹罗”一词系由外国语音译而来,并非泰语。
为了纪念泰族起见,应将暹罗改为泰国。
这种称呼得到了很多人的响应,1939年6月24日, “暹罗”正式更名为“泰国”。
随机文章武隆后坪天坑群的成因,我国唯一冲蚀形成的天坑(深300米)揭秘世界上最早的黑洞,原生黑洞比原子核还小/还会瞬间消失古埃及神话中的猫,猫是光明的化身/拯救古埃及人的神明(不可侵犯)黄河水变清是什么异象,民间认为是吉兆/专家称可能为不祥之兆黑洞最终会变成什么,黑洞会爆炸/消失在宇宙坍缩中(未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