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古斯特二世与德累斯顿有什么关系?德累斯顿的崛起之路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2-20 点击数:
简介:1945年2月的一个晚上,德国东部城市德累斯顿的上空云集了大量飞机,它们进行了数个小时的轰炸,使这座巴洛克城市沦为一片废墟。

德累斯顿是德国东部非常漂亮的一座小城

【菜科解读】

1945年2月的一个晚上,德国东部城市德累斯顿的上空云集了大量飞机,它们进行了数个小时的轰炸,使这座巴洛克城市沦为一片废墟。

德累斯顿是德国东部非常漂亮的一座小城,被誉为“易北河畔的佛罗伦萨”,却在二战中遭此厄运,令人们不胜唏嘘。

二战后,这座城市按照以前的样子重新建造,许多地标性的建筑重建后与之前相比丝毫不差。

城市中的人们按照记忆使这座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城市获得了新生。

德累斯顿的重建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奇迹。

统治萨克森的韦廷家族分裂后,萨克森也分成了两半。

阿尔布雷希特系的阿尔布雷希特三世(1486-1500)获得萨克森公爵头衔,选择以小城德累斯顿开始对他新获得的萨克森公国的统治。

当然,这个萨克森公国与以前的同名公国相比,已经大大缩小了,它的范围相当于以前的萨克森公国的迈森边区,即韦廷家族的龙兴祖地。

萨克森的另一半归恩斯特系。

阿尔布雷希特三世定都德累斯顿,但也重视迈森城,在迈森周围还建了一座能够俯瞰迈森城的城堡,并以自己的名字为其命名——阿尔布雷希特堡。

他开创的领地也可以被称作萨克森-迈森公国。

阿尔布雷希特系恪守天主教信仰,这与韦廷家族的另一支系、转向新教的恩斯特系不同,故而得到的支持。

在阿尔布雷希特的莫里茨时,于1547年获得了萨克森选侯的头衔,从而成为韦廷家族的正统。

而恩斯特系则进一步分裂,形成以魏玛、科堡、哥达、爱森纳赫、耶拿等为中心的小诸侯国,即今图林根州的主体部分。

17世纪的三十年战争中,萨克森选侯,本想既不得罪哈布斯堡皇室,也不招惹北方新兴大国瑞典,但是最终还是被迫卷入战争。

这个新教之地遭受了严重的打击,由于它是新教和天主教两大势力的对抗前线,因此,萨克森地区发生的战争也非常多,无论是哪一方胜利都会从这片土地上践踏而过。

在1648年缔结的《威斯特法利亚条约》中,萨克森获得了斯拉夫人居住的卢萨蒂亚地区,但它朝向东边和沿着易北河扩张领土的可能性也大大减少。

东边的普鲁士日益壮大起来,成为德意志的新的霸主。

此后,萨克森的选侯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发展,而德累斯顿就成为这个领地的华丽中心。

“强力王”奥古斯特 萨克森选侯奥古斯特二世(1670-1733)之所以被称作“强力王”(der Starke),是因为他的体格健壮,魁梧高大,力大无比,也被称为“萨克森的赫拉克勒斯”。

据说他有365名情妇,私生子无数,故而这个绰号也用于暗示他的性能力。

此外,他非常憧憬路易十四,希望能在萨克森建立路易十四那样的辉煌成就。

萨克森从中世纪中叶起就对东方孜孜以求,到奥古斯特时期终于结成了果实。

1697年,他当选为波兰国王,兼领立陶宛。

为此,他还放弃了新教信仰,皈依了天主教,曾在当时欧洲的新教势力中引起轩然大波,唯恐引起欧洲宗教势力的失衡。

但是对于奥古斯特来说,为了获得波兰,这场弥撒值得。

同他的祖先莫里茨一样,宗教的选择只是一种策略,利益才是最重要的。

因此,他还是保持了萨克森的新教现状。

为什么呢?因为这意味着萨克森仍然要做德意志新教力量的领袖。

周围的普鲁士对这个地位觊觎已久,但萨克森依然稳坐钓鱼台,不肯退让,此后的萨克森选侯虽然都是天主教徒,但是作为新教势力领袖的地位却一直保持住了。

奥古斯特成为波兰国王后,想要好好经营波兰,将这里作为自己的土地和财富一直传承下去。

这与中世纪萨克森的东进方针是一脉相承的。

除此以外,奥古斯特还想将立陶宛以东的利沃尼亚(今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并入势力范围。

这就与当时崛起的大国瑞典发生了矛盾。

瑞典是一个新兴的大国,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形成了一个波罗的海帝国,也占有了德意志许多土地,甚至在三十年战争当中和之后还经常欺负萨克森。

对于这样一个霸主,当时中东欧没有哪个王侯能够与之争锋。

因此,奥古斯特想要占据波兰和继续东扩的目标困难重重。

然而,这时候在东方出现了一个有很大潜力的盟友,这就是与他年龄相仿的,想为自己统治下的俄罗斯争取波罗的海出海口。

于是,萨克森选侯与彼得大帝一拍即合,双方决定结盟共同对抗瑞典。

1700年,一场被称作“大北方战争”的战事开始了。

瑞典国王卡尔十二是一个很有能力的将领,很快就击退了俄罗斯,打垮了萨克森。

不仅将萨克森选侯的军队从利沃尼亚赶走,还侵入波兰,攻克华沙,占领了大量土地,并培植了新的代理人。

奥古斯特想要求和,但又想反击,瑞典没有给他任何机会,出兵萨克森,迫使他让出了波兰的王位。

此时,被打败的彼得埋头致力于改革军队,励精图治、多年,终于在1709年决定性地击败了瑞典,为俄罗斯帝国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奥古斯特也搭了这趟顺风车。

他跟着彼得大帝重又加入战争,并且从此在彼得大帝的支持下统治着波兰。

但是,他在波兰的建树少得可怜。

向往路易十四的他一直想要像法国那样,在波兰建立绝对主义统治,然而,波兰由来已久的大贵族传统却让他处处掣肘,奥古斯特走投无路的时候就不断向俄罗斯搬救兵。

同时,还得求助于奥地利。

这两个强邻名义上是为了帮助奥古斯特统治波兰,但早就。

这在几十年后的瓜分波兰事件中体现出来。

奥古斯特的邻居普鲁士,虽然此时国力还比不上萨克森。

对于邻国普鲁士积极发展军事,穷兵黩武,奥古斯特一向不以为然,充满鄙夷。

他认为自己治下的萨克森繁荣昌盛、文治武功,首府德累斯顿堪比德意志的雅典,而粗鄙的普鲁士也就是德意志的斯巴达,普鲁士的君主腓特烈·威廉一世被他贬为“士兵王”。

然而,不到半个世纪,普鲁士新任君主就打败了萨克森,成为德意志北部的霸主。

奥古斯特在政治和军事上没有什么建树,在他统治波兰的三十多年中,王权几乎形同虚设,处处依赖俄罗斯的帮助。

萨克森公国的实力长期没有增长,相对于普鲁士等诸侯国,差不多算是停滞。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看似无能的选侯,却将大量精力转向资助艺术,建设城市。

奥古斯特年轻时,到法国和意大利旅行,所见所闻对这个来自中东欧相对落后地区的青年震撼很大。

尤其是法国的凡尔赛宫,令他,一心想要仿效路易十四建造一个类似的都城。

他继位后,便以德累斯顿作为梦想实现之地,竭尽全力地建设,倾注了全部心血。

德累斯顿位于易北河的南岸。

这座城市靠近河岸的最中心处是一座扩建于16世纪的文艺复兴风格的宫殿,占地很大,被用作萨克森选侯的住处。

奥古斯特在18世纪初进行了改建,使其成为光芒四射的巴洛克风格。

奥古斯特将辛苦经营搜集来的都藏在宫中,专门辟为珍宝馆。

由于其上有绿色外层的穹顶,故被称作绿穹顶博物馆,是德累斯顿最为著名的参观之处。

在宫殿的西边,是奥古斯特新建的一座宫殿,称作茨温格宫(Zwinger)。

这里紧靠着老的内城城墙的西端,原本是用于防御的城堡。

奥古斯特想将这里仿照凡尔赛宫进行改造,于是有了现在的宫殿,建筑风格和立面都模仿了凡尔赛宫。

奥古斯特还在宫殿周围建了一片花园式庭院,一直延伸到易北河边。

宫殿中设有大型图书馆,还藏有大量名画和瓷器,是奥古斯特用来装饰其新宫殿的。

今天也分别有收藏这两种艺术品的博物馆设在宫殿中。

尤其是画廊,挂满了、提香、丁托列托、乔尔乔内、鲁本斯、伦勃朗、维梅尔等大师的画作。

奥古斯特搜集绘画,邀请全欧洲的艺术家到宫廷为他服务,从而收集到大量的艺术珍品,以此彰显他的权力和地位。

就这样,奥古斯特将德累斯顿建设成为萨克森充满光环的首府城市。

此外,在德累斯顿的东边近郊,还建有奥古斯特的夏宫——皮尔尼茨宫,这是一座充满东方情调的巴洛克风格建筑。

在德累斯顿西北十余公里处,还有一处巴洛克风格的莫里茨堡,城堡主体周围有四座对称分布的圆形塔楼,均有红色的屋顶和黄色的墙身。

城堡还对称地坐落于一处矩形的草坪上,孤悬于湖水之中,深处森林腹地。

这座精美如艺术品般的城堡也是奥古斯特狩猎的地方,他专门派高超的建筑师来对这座建筑进行改造和修饰。

此外,奥古斯特对东方的瓷器也充满好奇,经常一掷千金购买从中国进口的瓷器。

为了求得制作瓷器的秘方,他不惜重金,甚至将炼金术师关在城堡中逼迫其研究制作瓷器的方法。

经过反复实验和烧制,终于发现了瓷器制作的关键配方——高岭土,破解了中国瓷器的秘密。

在掌握这项技术后,1710年,奥古斯特在迈森建起了生产瓷器的工场。

这算得上是开了欧洲瓷器制造业的先河。

从此,迈森设计和制造的装饰性瓷器行销整个欧洲,成为宫廷和贵族家族的奢侈品。

当然,这种瓷器与东方的瓷器还是有很大差异的,却从此成为西方上流社会餐桌上的重要器具和室内摆设。

有意思的是,近千年来萨克森一直向往着东方,最终却是通过瓷器这种充满东方色彩的器具得到了实现。

1733年,萨克森选侯奥古斯特死于华沙。

在他身后,波兰国王的头衔导致新一轮的争夺。

奥古斯特的儿子最终获得华沙的王位,并将他父亲开的德累斯顿都城营造事业继续开展下去。

随机文章请问楚王为何要送重耳至秦~对楚有何利益吗?木乃伊士兵被发现,80具一战士兵冰冻木乃伊遗体金钱活门蛛有毒吗,金钱活门蛛值多少钱/值不值得饲养外星人正在向地球发信号,外星人发求救信号被科学家破解老子参透了宇宙真相,(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诠释宇宙奥妙

温彻斯特神秘屋建造38年从不停歇,万千鬼魂居住地

要说世界上最著名的鬼屋,一定是温彻斯特神秘屋了。

这是一名莎拉·温切斯特的寡妇专门为鬼魂建造的别墅了。

这幢房子没内部结构错综复杂,十分诡异,简直可以用疯狂来形容它。

它一共有有160个房间52扇天窗、47座壁炉、40座楼梯、2000扇门、1万扇窗户,占地面积一共有3000平方米。

温彻斯特神秘屋居住着万千枪下亡魂莎拉觉得有许多鬼魂盘桓在她的周围,并夺去她最爱的人的生命,直至她的丈夫死亡。

她去拜访了一名有名的通灵大师,大师说正是因为温彻斯特枪下的亡灵太多,这些鬼魂纠缠着她的家族。

要想摆脱鬼魂的骚扰,菜科网,她需要建造一座温彻斯特神秘屋,让这些亡灵居住,平复他们的怨气。

温彻斯特神秘屋内部图怪异非常根据通灵师的要求,她需要把温彻斯特神秘屋建得越怪越好(如果你看看温彻斯特神秘屋内部图你就会知道究竟有多怪异了),这样更有利于破解鬼魂的纠缠。

于是一场持续38年、全年无休的工程开始了。

莎拉要求建筑师每年、每月、每天、每一分钟都不要停止建造这座房子,她要一天24小时都有人在工作。

借以抚慰她深受回魂折磨的人生。

建造的过程中除了莎拉自己居住的房屋外,其他为“鬼魂”准备的房屋毫无章法可言。

所以,在温彻斯特神秘屋内部,房屋的门窗多得让人吃惊,有时候地板上会突然出现一扇窗户,如果有人不小心踩上去,就会跌落到下面的楼层,而有一些门窗打开后会是一面墙壁。

这是诡异至极,可是沙拉却乐此不疲。

世界上统治时间最长的君主之一——索布扎二世

一夫多妻、买卖婚姻作为一种文明的陋习,曾经长期存在于世界各国的历史当中。

只是到了近代,随着男女平等思想的深入人心,加之各国立法禁绝重婚现象,这陋习才在多数国家得以消失。

然而在某些亚非国家,由于传统观念,这陋习却顽固的保持下来,并不断焕发新生。

在这些国家,女人数量的多少,往往是衡量一个男人财富与地位的象征,加之女性身价的低廉(在非洲往往价值一头牛),更是令“多妻”制的拥护者,尤其是在某些黑非洲部族国家。

例如南部非洲小国斯威士兰。

斯威士兰位于南部非洲,西北南三面被南非包围,只有东部与莫桑比克接壤。

虽然是小国,但斯威士兰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却居黑非洲国家前列,被世界银行列为中等偏下收入国家。

但由于经济严重依赖南非,自身回旋余地小,出口商品单一,发展不均衡,社会贫富悬殊现象很严重。

但凡赤贫的国民,往往需要供养一位绝对富足的国主。

根据美国《福布斯》杂志2009年的全球最富有君主排行榜,现任姆斯瓦蒂三世以20亿美元净资产位列第15名,真可谓“富得流油”。

俗话说“男人有钱就变坏”,这话放在君主身上也不为过。

姆斯瓦蒂三世生性风流、生活奢糜,目前拥有13位妻子,并且每年还要通过选妃扩充后宫,可谓年年入洞房,岁岁当新郎。

不过就女人和子孙数量来说,比之其父索布扎二世,则明显是小巫见大巫,因为后者拥有100多位嫔妃,共生下1000多名子孙,如此“多吃多产”,称之为“种猪”国王,大概并不为过。

今天,我们就简单聊一聊这位“种猪”国王的人生。

索布扎二世生于1899年,2岁时被立为储君,22岁时登基成为国王。

不过此时的斯威士兰已经沦为英国的“保护国”,索布扎二世的国王位子有名无实,屁大点的事都没权解决,是个的“傀儡”。

直到上世纪60年代,亚非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索布扎二世为赶“时髦”,也积极寻求从英国主子手里收回统治权。

彼时的英国,历经二战的摧残,对维持殖民帝国早已力不从心,加之斯威士兰国小民贫,实在是榨不出油水的鸡肋、包袱,于是乐的顺从。

于是在1968年,索布扎二世正式宣布斯威士兰独立,带领人民“站”了起来。

然而,“当家做主”的感觉对斯威士兰人民来说简直是个笑话,因为彼时在英国人统治之下,他们尚有部分的自由、人权,但是这一切在索布扎二世手中被“一笔勾销”。

独立后的第5年,索布扎二世便宣布废除宪法,禁止政党活动,接管全部行政、立法和司法大权。

又过了5年通过“炮制”的新宪法,进一步加强了国王的权力,成为非洲大陆最专制、最黑暗、最封闭的国家,有类于今日的北棒子国。

权力与性欲大概是一对双胞胎,所以专制君主在私生活上也很荒淫,索布扎二世自然概莫能外。

此君在位61年,共活了83岁,一生中霸占了100多位女人,留下1000多位子孙,如此“多吃多产”,绝对配得上“种猪”国王的称号。

如今继任者姆斯瓦蒂三世虽然在拼命追赶,但按照目前每年新纳一位妃子的速度,大概是无法达到乃父水平的(姆斯瓦蒂三世现年49岁),“种猪”国王泉下有知,大概会深感遗憾吧? 随机文章杨门女将:一段美丽的“假历史”秦始皇陵墓迷团南极无雪干谷之谜,2000米冰层覆盖的南极竟有无雪区详解宇宙中最恐怖的星球,温度1000摄氏度以上(堪称地狱)照兵马俑为什么不吉利,和兵马俑合影不吉利/秦始皇陪葬品

加入收藏
               

奥古斯特二世与德累斯顿有什么关系?德累斯顿的崛起之路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