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索沃战争的本质是什么 科索沃为什么非要从塞尔维亚独立呢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3-21 点击数:
简介:在东欧剧变后,南斯拉夫解体,但是此地一直不能太平,尤其是科索沃问题,其一直寻求脱离塞尔维亚统治。

而且斗争了几十年,最后还引发了西方干涉,轰动世界的科索沃战争,最

【菜科解读】

在东欧剧变后,南斯拉夫解体,但是此地一直不能太平,尤其是科索沃问题,其一直寻求脱离塞尔维亚统治。

而且斗争了几十年,最后还引发了西方干涉,轰动世界的科索沃战争,最后科索沃在西方帮助下,2008年获得独立。

那么科索沃为何非要从塞尔维亚独立呢?科索沃战争的本质和过程是什么呢? 科索沃,位于位于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上,科索沃东、北面为塞尔维亚其余部分,南临马其顿共和国,西南面为阿尔巴尼亚,西北为黑山。

整个科索沃有200多万人口,在古代巴尔干半岛的第一个塞尔维亚王国就建立在科索沃地区。

因此,在塞尔维亚的心中,科索沃是其祖宗之地,民族的摇篮,那么既然是祖宗之地的科索沃为何要脱离塞尔维亚呢? 其实这还要怪奥斯曼土耳其,本来科索沃在奥斯曼土耳其时期,人口以塞尔维亚族为主,阿尔巴尼亚人很少。

但是,奥斯曼土耳其在此强行改变宗教信仰,要求科索沃必须改斯兰教,这个政策下阿尔巴尼亚人逐步接受伊斯兰教,而塞尔维亚人拒不接受,逐步搬迁出科索沃。

于是到了二战时期,这里虽然是塞尔维亚族的圣地,但是却没有几个塞尔维亚人了,大部分是信仰了伊斯兰教的阿尔巴尼亚人。

而因为民族结构的改变和宗教信仰的冲突,使得科索沃逐步想脱离塞尔维亚独立。

在南斯拉夫时期,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人就一直闹独立,最后铁托将其升为一个自治省,但还是留在塞尔维亚的国内。

而苏联解体后,南斯拉夫解体,科索沃也想独立,而且因为科索沃地区阿尔巴尼亚人的贫困,使得在这里的塞尔维亚人都搬迁出去,此时阿尔巴尼亚人占比达到了80%以上。

而塞尔维亚自然不会放弃这块祖宗之地,于是强力的镇压,并且开始有组织的向科索沃移民,以改变这里的民族结构。

到了1998年的时候,这里的塞尔维亚人增长到30%,这引起了科索沃阿尔巴尼亚人的不满,于是冲突再起,阿尔巴尼亚游击军不断发生暴乱。

于是在1998年3月,塞尔维亚军队进入科索沃,进行大规模的平叛。

但是因为手段的问题,使得在短时间内,科索沃20多万的阿尔巴尼亚穆斯林成为难民,造成了欧洲的难民危机。

而且西方指责塞尔维亚这是在搞民族清洗,企图夺回科索沃。

于是打着人道主义的旗号,带领北约,绕过联合国,发动了科索沃战争。

将科索沃接管,直到2008年,在西方支持下科索沃独立,并于108个国家建交,这就是科索沃战争的本质和过程。

其实就是民族和宗教矛盾,阿尔巴尼亚人认为科索沃是他们的家园,而塞尔维亚认为这是他们的地盘是祖宗之地。

随机文章千万别让不值得定律击中你,避免人性的弱点影响前程地狱七君主都掌管什么,暴食/淫欲/贪婪/傲慢/嫉妒/愤怒/懒惰新疆发现世界最大油田,10亿吨储量震惊世界/恐改变格局揭秘增程式电动车什么意思,发动机给电动机发电/发动机不参与驱动永录尸骨坑埋了多少人,白起坑杀40万赵军真相/白起背黑锅2千年

邓国早起的地盘到底有多大?比早期的楚国还要大很多

在被周王朝分封五十里丹阳地的建国之初,楚国只是和阴国、谷国、邓国、绞国、鄀国、、等天下的诸侯国一样,都是僻居一方的诸侯小国。

因为所封的“五十里丹阳之地”及楚都在哪儿至今没有定论,所以诸侯国时期的早期楚国疆域,至今依然还是千古之谜。

因为这个原因困惑了很多史学专家,致使与楚国丹阳相关的楚史也随之混乱了两千多年。

至今很多史家学者还在为楚国丹阳地、屈瑕封地地、故里地、汉东地、汉北地、疆浧地等问题争论不休?这不能不说是具有高度文明的楚国的遗憾,是楚文化的悲哀! 近来在考察和研究阴国、谷国、绞国、邓国、鄀国、申国、息国等诸侯国的古今沿革变迁和相关的历史后,发现早期的楚国原来是被相临的“邓国”包围着的。

参看:考古和出土文物佐证的邓国疆域图 这一发现,有助于揭开早期楚国“五十里丹阳之地”到底在哪儿的疆域之谜及很多楚文化相关的历史疑问。

说到邓国,早期人们通常都认为是今天的邓州市辖的东西50公里和南北60公里范围以内,其实古邓国的地盘是相当大的。

2015年7月24日到江苏淮阴参加中国屈原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时,就从老河口出发经邓州市从新野上的二广高速,第一次几乎横穿了南阳盆地东南一展平洋的邓州平原,第一次穿越湍河、潦河、礓石河、唐河,走在沃野千里南阳盆地,幻想当年古邓国独享周王朝分封良田沃土的尊贵和荣耀。

经过文物专家近五十年的考古发现,出土文物证明邓国包括了今天的襄阳北和谷城南部分土地,是地跨汉江有纵横两百里地盘的诸侯大国。

襄阳的樊城在汉江襄阳段以北约6公里处团山镇邓城村,古称汉北,至今樊城还有汉北村的古村落。

樊城邓城大道以北的“邓城遗址”是春秋时期邓国故都和后来的邓城县治所。

1981年,邓城遗址被湖北省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25日,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邓城南近汉水,北接南阳盆地,地势平坦,四周开阔,交通便利,战略地位重要。

襄阳2800年的建城历史就是因邓城遗址而来的。

十二年的公元前678楚国灭邓,邓城为楚在汉北的要邑。

城址近方形,夯土城墙,周长约3150米,现存一般高度为3~5米,东南角为最高点,高出地面约6米。

城垣厚20-30米。

四面各设一座城门。

城外护城河宽50米左右,现已改为水田。

相传城内偶有铜镞、金粒可拾,城内有时杀鸡还可取出金粒,故有"邓城不卖活鸡"之说。

城北4公里左右有蔡坡、山湾、团山等多处时期的贵族墓地,"邓公乘鼎"和吴王剑也分别出土于山湾和蔡坡墓地。

邓城遗址的考古可以证明,襄阳樊城的邓城早期是邓国的土地。

因此樊城到邓州之间和邓州相连的土地,无疑也是邓国之地。

所以樊城邓城遗址地,可以界定襄阳市汉江以北到邓州市之间早期都是邓国的属地。

别看今天的襄阳和樊城,以惊人的速度建设发展,其实早在三十年(1941)的七十多年前还没有老河口繁盛。

《阵中日报》第五战区艺术协会常务主任杜宇的“老河口印象”文章“老河口的商业,似较襄樊两城为盛”就是直接证据。

今天的谷城县辖,春秋早期时还包括邓国、谷国、中子国等诸侯国。

今谷城县庙滩镇擂鼓台出土的“邓子孙日用”邓侯青铜鼎,证明谷国东南部是邓国的地盘。

《谷城县志》有载“西周封嬴绥为谷伯,名为谷国,都城建于谷山。

古谷伯城在现在城北15里之谷山,《》作谷城山,亦作谷神山,山上有庙祀谷伯嬴绥。

《左传》载有:“七年(公元前705年),谷伯绥来朝”。

《春秋》载“鲁桓公七年(公元前705年)夏,谷伯绥来朝,邓侯吾离来朝”。

谷伯绥,嬴姓,名绥。

邓侯吾离,就是熊通的王后邓曼的父亲。

谷城庙滩青铜鼎的出土,见证了谷国和邓国,不仅国土相临相交,而且世代友好,两国国君曾去相约朝会鲁桓公的历史属实。

公元前678年楚灭邓,约公元前676-656年楚灭谷国。

谷城庙滩镇出土的邓侯青铜鼎,足以证明谷城庙滩曾属邓国,与《春秋》和《左传》的历载相符。

参看:谷城庙滩出土的邓侯青铜鼎图 古人因为出行方便,安全防御等自然原因,多以山川河流为界划分诸侯国的。

汉江流域,划出了汉江以西是谷城的谷国,汉江以北的绞国丹江口,汉江以东的汉东地阴国“老河口”,三尖山朱连山以北的鄀国、以东的邓国。

而襄阳太平店与汉江以西的谷城庙滩,并列两岸隔江相望,出土邓侯青铜鼎的庙滩,给邓国谷国和早期楚国的疆域,给襄阳与老河口的划分提供了新的参证。

了解襄阳与老河口地理特征的都知道,其实襄阳与老河口也是以河为界划分的。

襄阳太平店最北端与老河口柴店岗交界处,有一条汇入汉江的一大支流化学沟,就是两地分界线。

由柴店岗分界线汇入汉江的支流,是上游排子河的一个支流,从张集大河口沿姚河水库、牛车沟水库、小张沟水库、最后从柴店岗大桥的化学沟汇入汉江的。

因为一级级的建大坝水库,现在已经不见其当年江河横流的壮观了。

今天的柴店岗大桥逆流往上至排子河的这条河流,即是今天襄阳和老河口的地理分界线,也是邓州市和老河口的地理分界线。

邓州市以西的排子河基本限定了早期邓国的疆域范围是以排子河为界划分的。

老河口市水文分布中以袁冲二劈山为分水岭的地理分界线,北高南低自北向南绵延50里,的把老河口划分成东西两个片区,被称为老东乡的袁冲、孟楼、竹林桥、薛集、张集为东区的阴国,西区是洪山咀、光化、酇阳、仙人渡。

以二劈山分水岭为界的东片区,从袁冲六官营到排子河竹林桥镇谢营村,正好在二十五六公里范围之内,即符合丹淅之汇地,又符合周成王封楚熊绎五十里丹阳封地。

符合《清华简》“楚居”中围绕古城老城墙四周,填水造地扩建楚郢都最早的“疆浧”地。

有襄阳樊城邓城遗址和谷城庙滩邓侯青铜鼎的出土文物,有老河口市以袁冲二劈山为分水岭为地理分界线的五十里丹阳封地的山川依据。

不仅早期邓国的疆域轮廓准确呈现,连早期楚国丹阳也非常清晰明确了,原来早期的楚国真是被“邓国”东西南三面包围着的。

早期楚国五十里丹阳封地在老河口的地望,也正好能够印证和解释《左传》中楚文王为什么伐申时必须过邓的原因所在。

因为北为三尖山朱连山杏山等群山阻挡,西为滔滔汉水,连汉水西岸的庙滩都是邓国的地盘,楚国几乎是东南西北四面都被邓国包围,所以楚国要攻打申国去伐申,不管从哪个方向走,都必须要经过邓国,因为楚国除了从邓国走,再也没有其它能够灭申的路可走。

这应该是楚了老河口外,任何地方的诸侯国都具备不了的条件。

历史是死的,是谁也改变不了的,而人是活的,可以根据有限的历史记载所传达出的历史信息思考和分析,从而找到有价值的历史线索。

《春秋》、《左传》、《史记》等历史记载,其实已经把楚国和丹阳的地理位置讲的再清楚不过了,只我们没有读懂这些历史罢了了。

随机文章世界徒手攀登失手频发,男子从20米高悬崖掉下摔成粉碎北极圈内的格陵兰木乃伊,两岁婴儿因饿死而变成木乃伊为什么科学的尽头是神学,连爱因斯坦都发现障碍物后面的神学家岩浆表面用鞋踩一下没关系,导游危险示范请忽模仿(差点成烤猪蹄)印度诺贝尔奖比中国多,亚洲第一个获诺贝尔奖的国家(中国没有)

傲视群雄的后梁,为什么被偏居一隅的河东灭亡?

五代兴亡,与河北藩镇关系甚大。

之所以会被河东政权(即先后号称晋、的政权)灭亡,主要原因是被河北藩镇抛弃。

的成功离不开河北藩镇的助力,的失败也离不开河北藩镇的背弃。

朱温与争霸之初,李克用麾下的勇士乌鸦兵凶悍无比,多次杀得朱温丢盔卸甲、望风而逃。

后来朱温与李克用分头对付河南、河北藩镇,朱温凭借宣武军为基地,打河南、山东的藩镇那是顺风顺水,很快就统一了中原; 李克用跟河北藩镇大战,却十分不顺,因为河北三镇是从中唐以来就有割据传统的,长久以来形成了固定的利益集团,而河北三镇周边的藩镇也感染了这种风俗,实力十分强悍,李克用虽然兵强将勇,但也敌不过河北藩镇联手,所以很长时间内都没什么建树。

等到朱温平定了河南,开始挥师北上,夹在朱温与李克用之间的河北藩镇必须选边了,他们当然不会去选长期跟自己为敌的李克用,而是果断选择朱温,魏博镇早已是朱温的盟友,成德镇的直接臣服朱温,义武镇的王处直被朱温击降,李克用的盟军只剩下卢龙镇的刘守光,不久还背叛了他。

这时的李克用,连老巢太原都一度被围。

到即位后,经多年征战,因为后梁政治腐败,河北藩镇又逐渐倒向李存勖,像成德镇的王镕就是因为后梁的使者回去进谗,导致他决意叛梁;魏博镇的精锐军事力量牙兵被节度使罗绍威联合朱温屠戮待尽;义武镇的王处直对李存勖阳奉阴违,随即被养子王都废杀,王都直接倒向李存勖。

灰灰谈谈史觉得凡此种种,都说明河北藩镇已经归属到了后唐一方,后唐遂与河北藩镇联合攻打后梁,最终后唐军经苦战渡过黄河,奇袭大梁,消灭了后梁政权。

最后是李存勖侦知朱友贞的京都汴梁空虚,李存勖,不再与前线梁军纠缠,而是亲率数千精兵日夜兼程突袭汴功,后梁末帝朱友贞自杀身亡,李存勖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此时后梁还有六万军队在前线,由大草包段凝率领。

随机文章秦始皇到底为谁建了阿房宫?世界上十大最恐怖的木乃伊,女人和小孩被霍霍冻成木乃伊小行星也会有卫星吗?小行星妊神星有两颗月亮佐助通灵外道魔像为何没出现,鸣人和佐助谁更厉害细数战斧式巡航导弹的型号,最新型可临时改变打击目标

加入收藏
               

科索沃战争的本质是什么 科索沃为什么非要从塞尔维亚独立呢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