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喜欢吃手应该阻拦吗?过度吃手家长应

【菜科解读】
很多宝宝都有吃手的行为,在不同的岁数下做法是不同的,1岁内的宝宝吃手是自我安抚的行为,随着月数增大家长就应该阻拦,避免形成习惯,过度吃手家长应该怎么做?下面带来全面介绍。
一般来说,频繁吃手的行为会集中在 0~1 岁,1 岁以后吃手的频率会逐渐减少消退。
如果孩子在 2 岁之后,依然有?过度吃手的行为,就需要我们注意了,比如:
夜里也不停地吃手;
长时间吃手导致牙齿发育不良;
手指受伤等情况。
我们可以采取?习惯替换的方式:
每当孩子想要吃手时,我们就和他约定一个其他的替代信号,比如捏玩具、磨搓手指等。
平时和孩子一起做一些手部运动的游戏,比如手指运动操,也能够帮助他缓解吃手行为。
2 岁后孩子如果还有吃手行为,家长也要先找到真正的原因。
比如孩子处在情绪焦虑、不安、恐惧、压力、过度无聊等情况下,可能会诱发他的?吃手行为。
孩子通过这种的方式,来获得最原始的自我安慰。
但对于 1 岁前的宝宝,一切吃手行为都出于本能的需求,我们只需要及时地回应他、满足他就好。
过度吃手家长应该怎么做?吃手,是宝宝向外界学习的通道虽然宝宝吃手吧唧吧唧,口水横流,十分不体面。
但是,吃手带来的感觉刺激,给新生儿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学习通道。
吃手,在大人眼里看起来,是一个很简单的动作,但对于孩子来讲并不容易:
一共有 10 个手指,到底先吃哪一个呢?
吃手的时候,该怎么样配合嘴巴和手手呢?
吃手时,婴儿的手眼协调得到了锻炼,也加快了手指的功能分化,帮助他们发展出越来越复杂的手指精细动作,比如拿东西、扔东西、串珠子、写字。
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0~2 岁是感知运动阶段。
这个阶段里,婴儿需要通过反射、感觉和动作等与环境的互动来学习。
换句话说,婴儿先天性的反射行为、动作,以及通过吃手感受到的刺激,都是他学习行为的起点。
吃手,是孩子在寻求安全感简单的吃手动作,能够给婴儿带来无限的快乐和满足。
通过吃手,小婴儿能进行自我安抚,为自己提供安全感。
这和大人喜欢把自己卷进小被子里寻求安全感,很类似。
?吃手无疑是这个阶段婴儿最爱的活动,在妈妈不能及时给孩子喂奶和安抚时,孩子可以通过吃手来进行自我满足。
如果孩子的需求被长期忽视,且无法通过吃手的方式进行自我满足,他们就很容易形成习得性无助,甚至看待事物的方式也会变得消极。
对于 1 岁以内的小婴儿,我们完全不用担心会惯坏他,也不需要有管束他的想法。
如果因为不想让孩子吃手,而把孩子的手束缚住,就会让孩子体验到?失控的感觉,破坏他的安全感。
1 岁以内宝宝的吃手行为,不需要过度干预,我们帮助孩子洗干净小手,就放心的让他吃个够吧。
婴儿早期的?吃手行为被过度干预,反而可能导致吃手期的延长。
以上就是全部内容。
纠正宝宝挑食
3~5个月的宝宝有多了解这个世界?宝宝睡眠习惯规范?
他到底是如何来认识这个世界的呢?在那么小的宝宝眼里,他是如何一步步去感受身边的人和物的存在的?妈妈们最头疼的宝宝睡眠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3~5个月的宝宝有多了解这个世界眼睛会观察表情宝宝出生三个月后,眼睛可以看到距离二十公分内的事物。
同时,宝宝会想要抓住玩具,但是手的力量不够,无法好好抓着玩具。
而到了四个月左右,宝宝就可以抓住眼前的玩具了,视觉发展最晚到五个月,此时期已经看得到桌上的小东西。
由于,宝宝在四个月后已经具备了可以看到小东西的视力,因此宝宝可以看出对方的脸部表情及脸部肌肉细微的变化;当对方的表情很多时,四个月大的婴儿会留心观察对方的脸并与对方对视。
但是,也有个性外向的宝宝,他对人的好奇心很高,看到陌生人很感兴趣,会先对陌生人微笑,菜叶说说,向陌生人伸出手,想要跟陌生人玩,甚至被陌生人抱比被自己父母抱更开心,这种状况新手父母会担心自己的宝宝是不是比较喜欢陌生人。
宝宝笑着走向陌生人,不是因为他比较喜欢陌生人,而是对陌生人好奇心比较重的个性使然,若是宝宝想跟对方说话时,期望对方也能给予温柔的回应。
对于陌生人是警戒还是高兴的行为,也代表着宝宝已经具有可以区分父母及陌生人脸部的能力。
若是宝宝的个性喜欢跟陌生人互动,父母也不需要吃醋或担心。
这个时期如果宝宝不喜欢陌生人,就请陌生人远一点。
观察宝宝的脸部表情,如果宝宝很高兴的话,可以请陌生人给宝宝一个微笑的表情。
耳朵可以听出简单的声音宝宝出生之后,听觉发展速度相当快。
声音是互相了解对方的重要方法,眼睛就算看不到,也可以透过听见声音培养相互沟通的能力。
因此,让宝宝听各种不同的声音也是增加安全感的沟通方式。
出生后未满五个月的宝宝还不能理解单字的意思。
就算是妈妈或小狗对着他喊「汪汪」,他也不会明白意思,因此对这个时期的宝宝不要讲太长的话。
在跟宝宝沟通的时候,可以用简单的字和表情来传达讯息。
若是对宝宝说的话太长,宝宝听不懂,他只会认为是在说嘟嘟嘟嘟等无意义的声音。
如何让宝宝不吵不闹乖乖睡觉规范宝宝的睡眠的第一步,首先是让宝宝尽量建立昼夜的意识,分清昼夜。
1、白天宝宝在睡觉的时候,可以稍微把窗帘拉开一点,让自然光线适当的透进卧室,让宝宝感受白天;2、晚上宝宝入睡前,给宝宝创造良好的入睡环境:开一盏小夜灯,不要在房间大声说话、不要再逗宝宝嘻嘻哈哈。
3、不管白天睡多睡少,夜晚尽量在固定时间一般7点半左右就开始哄睡,宝宝在晚上7-8点开始夜间的睡眠是最有利于生长发育。
然后白天6-8点起。
不过,宝宝不是机器,有时也会因为抗拒入睡而显得焦躁不安。
此时不要强求,温柔地抚慰宝宝,哼哼曲,听听床铃或者故事机小小声的放歌或者白噪音,直到下一次睡意来临。
4、小月龄的宝宝都是要喝夜奶换尿不湿的,夜间宝宝醒来喝奶或者要换尿布的时候,尽量不要搬动宝宝,不要逗他玩,甚至对视,一盏小夜灯就够。
把动静减到最小,让BB换完尿不湿喝完奶之后迷迷糊糊时又接着睡过去。
(每次喂奶之前记得检查尿不湿,有尿就要换了再喂奶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