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历代皇帝 汉朝的历代帝王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4-11-26 点击数:
简介:汉朝历代皇帝最大的帝王陵墓。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骊山北麓,是当时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巩固政权,修建的一座规模宏大大的陵墓。

秦始皇陵占地72平方公里,里面有大量的陪葬坑,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兵马俑。

汉朝分为西汉,东汉共历29帝,享国405年,今天我们先来说说西汉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共历十四帝,享国二百一十年 秦末农民起

【菜科解读】

汉朝历代皇帝最大的帝王陵墓。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骊山北麓,是当时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巩固政权,修建的一座规模宏大大的陵墓。

秦始皇陵占地72平方公里,里面有大量的陪葬坑,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兵马俑。

汉朝分为西汉,东汉共历29帝,享国405年,今天我们先来说说西汉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共历十四帝,享国二百一十年秦末农民起义,刘邦推翻秦后被封为汉王。

楚汉争霸,刘邦战胜项羽并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汉文帝、汉景帝推行休养生息国策,开创“文景之治”;汉武帝即位后推行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派张骞出使西域沟通中原与西域各国的联系开辟丝绸之路,北击匈奴,东并朝鲜,攘夷扩土成就“汉武盛世”;至汉宣帝时期国力达到极盛,设立西域都护府,将西域纳入版图,开创“孝宣之治”。

公元8年王莽废汉孺子婴,定都长安,史称新莽,西汉灭亡。

西汉

1汉太祖

刘邦(前256年-前195年6月1日)汉朝开国皇帝,经过秦末战争,楚汉战争最终汉五年(前202年)统一天下。

即位于定陶氾水北岸,后来定都长安,建立西汉。

称帝后,刘邦陆续消灭臧荼、韩王信、韩信、彭越、英布等异姓诸侯王,分封九个同姓诸侯王;同时建章立制,休养生息,励精图治,豁免徭役,恢复社会经济,稳定统治,在“白登之围”后宣布开放边境关市,缓和汉匈关系。

汉十二年(前195年),刘邦在讨伐英布叛乱时伤重不起。

同年在制定“白马之盟”后驾崩于长安,谥号高皇帝,庙号太祖,葬于长陵。

刘邦是汉朝开国皇帝,从街头混混到一国之君这跨越不比朱元璋差,不过相比较朱元璋而言刘邦成功就成功在建立汉朝,奠定汉民族文化基础了,事实上刘邦只在位11年,从称帝开始算只有7年,他在位期间铲除了异性诸侯王,通过与匈奴作战的失败开放了边境其余的并没有做什么,奠定汉族文化基础是刘邦最伟大的地方。

这里要说的是我们常说汉高祖刘邦是不对的,按庙号来说应该是汉太祖,按谥号是汉高帝,之所以会有汉高祖一说,是因为《史记》中对汉太祖的称呼为汉高祖,后世便开始以汉高祖来称呼刘邦,最正确的应该是汉太祖高皇帝刘邦。

汉太祖

2汉惠帝

刘盈(前210年-前188年9月26日)西汉第二位皇帝。

十六岁时继承皇位。

在位期间,实施仁政,减轻赋税,任用萧何和曹参为丞相,实行萧规曹随、休养生息的政策。

在思想和文化方面,崇尚黄老哲学。

在强势的吕太后辅佐下,平衡功臣和诸王。

汉惠帝七年(公元前188年),刘盈去世,时年二十三岁,在位七年,谥号孝惠皇帝,葬于安陵。

汉惠帝刘盈是不折不扣的傀儡皇帝,一生在位7年全部都在吕后的统治下,甚至作为一个皇帝连自己的亲弟弟都无法保护。

在惠帝看过被吕后做成人彘的戚夫人以后便整个人精神都不正常了,被吕后要求娶了自己外甥女,但也一生无子。

最后郁郁而终。

汉朝历代皇帝(汉朝的历代帝王)

汉惠帝

3汉前少帝

汉前少帝(?—前184年6月15日)西汉第三位皇帝,汉惠帝七年(前188年)至汉高后四年(公元前184年)在位。

汉惠帝七年(公元前188年),汉惠帝驾崩。

吕后立太子为皇帝,因为皇帝年幼,由吕后临朝称制。

汉高后四年(公元前184年),前少帝知道自己并非是张嫣的亲生儿子,自己生母已被害,于是口出怨言,扬言长大之后要复仇。

吕后害怕前少帝会作乱,于是将他囚禁在永巷,任何人不得与之相见。

不久,前少帝被吕后废黜并暗中杀害。

汉前少帝可以说是非常可怜了,可怜到甚至都没有一个史书记载过他的名字,只知道姓刘。

这对于一个皇帝可以说是侮辱性极大。

传言是汉惠帝和宫女所生,但是不是真的就不知道了,吕后的傀儡皇帝之一。

吕后

4汉后少帝

西汉后少帝刘弘(?―前180年11月14日)西汉第四位皇帝,前184年6月15日-前180年11月14日。

汉高后四年(公元前184年),西汉前少帝死。

同年五月十一日(公元前184年6月15日),刘弘继任帝位,娶吕禄之女为皇后。

高后八年八月(前180年9月),吕太皇太后逝世。

经过周勃、陈平等人努力后,吕氏家族势力被铲除。

朝臣说少帝刘弘并非汉惠帝亲生子,在迎立代王刘恒作为新皇帝(即汉文帝)后,刘恒下令废杀了刘弘及其四个兄弟。

相比前少帝还好一些,最起码在史书中留下了自己的名字,不过也是个傀儡皇帝。

他比较惨的就是在位期间吕后死了,失去靠山了。

自己也被汉文帝处死。

汉朝历代皇帝(汉朝的历代帝王)

吕后

5汉文帝

#p#分页标题#e#

汉文帝刘恒(前203年~前157年7月6日),西汉第五位皇帝(前180年~前157年在位)汉高帝十一年(前196年)受封代王。

吕后去世后,太尉周勃联合丞相陈平等人粉碎诸吕势力,迎立代王刘恒进京继位,史称汉文帝。

汉文帝即位之后,励精图治,兴修水利,厉行节俭朴素,实现国家强盛,百姓小康,开启“文景之治” 的发端。

后元七年(前157年)驾崩于未央宫,庙号太宗,谥号孝文皇帝,葬于霸陵。

之前文章中写过汉文帝,这是我认为可以选为千古一帝的帝王,虽然他没有像汉武帝,唐太宗那样开疆辟土,但是他将积贫积弱的西汉王朝带像富强,作为一个国家的领导人,让自己百姓过的安康这是最重要的。

并且汉文帝的孝也是出名的,二十四孝中“亲尝汤药”指的就是汉文帝。

虽然汉文帝对待诸侯以及漠北匈奴一直采取缓和政策,但是汉文帝开始汉朝皇帝开始动了削藩的念头,只不过汉文帝死前没能如愿,只能交给自己儿子汉景帝。

作为对庙号有这严格审核标准的西汉王朝,汉文帝能够配上太宗庙号就足以证明他的伟大。

汉朝历代皇帝(汉朝的历代帝王)

汉文帝

6汉景帝

汉景帝刘启(前188年-前141年3月9日)。

西汉第六位皇帝(前157年—前141年在位)文帝后七年 (前157年)六月继位。

在位期间继续推行与民休息、轻徭薄赋政策,社会经济得到进一步恢复和发展。

为加强中央集权,采纳晁错建议实行削藩。

景帝前三年(前154年)平定吴楚七国之乱。

后世史家将其和文帝统治时期合称文景之治。

汉景帝后元三年(前141年)去世,时年四十八岁,谥号孝景皇帝,葬于阳陵。

汉景帝是一个把高度集中权力的人,他对权力的欲望非常大,强制手段削藩就能看出(早年间汉景帝用棋盘打死了吴王刘濞的儿子所以吴国才会反抗中央)平定诸国之乱后把所有诸侯国的选举权,任免权都集中在自己手里,甚至后世发掘他的陵墓也发现他的墓就是按照汉长安城所建。

不过他一直延续汉文帝的无为而治政策,使的西汉国库一天比一天充实,也为汉武帝东征西讨打下基础。

后世称之为“文景之治”不过在西汉王朝他没能配上一个庙号,这也就证明在功绩上他远不如汉文帝,汉武帝,汉宣帝。

汉景帝

7汉武帝

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3月29日),西汉第七位皇帝(前141—前87年在位)十六岁继承皇位,在位五十四年,功业甚多:对内,为加强中央集权,颁行推恩令,又制订左官律和附益法,严格禁止诸侯王参与政事,裁抑丞相职权,依靠亲信和近臣参与决策,从而形成内朝(中朝)和外朝的政治体制,设十三州刺史部,加强对郡国的控制。

为解决财政困难,改革币制,禁止郡国铸钱。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对外,派卫青、霍去病多次出击匈奴,迫其远徙漠北;命张骞出使西域,沟通汉与西域各族联系,在位晚年,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关东流民达二百万,农民起义频繁。

宫廷发生“巫蛊之祸”,导致太子刘据自杀。

征和四年下轮台诏,后元二年,刘彻驾崩,享年七十岁。

谥号孝武皇帝,庙号世宗,葬于茂陵。

汉武帝一生争议还是比较多的,因为他可明可昏。

先说明,征战四方,把对匈奴政策由和变战,将屈辱和亲变成匈奴的溃败。

南征百越扩大版图,派张骞出使西域,宣扬大汉国威之时加强了对西域诸国的贸易,使的汉人地位高升并确立往后几千年汉文化以及汉族地位。

说昏嘛也能说,喜欢追求长生不老,喜欢到处封禅,要知道皇帝出行那了不是一般阵仗,经常云游四方到处封禅非常消耗钱财。

好大喜功,喜欢征战,把文景二帝留下的钱全花干净了,百姓又回到了吃不上饭的时代,难民数百万(那个时候一共才几千万人口)晚年爆发“巫蛊之祸”逼死了太子动摇了大汉国本。

所以说对汉武帝的评价要看自己怎么理解那个时代了。

汉武帝

8汉昭帝

汉昭帝刘弗陵(前94年-前74年6月5日),西汉第八位皇帝。

后元二年即位,即位后委政霍光。

因海内虚耗、民生凋敝,故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屡次减免租赋,招抚流民。

又与匈奴恢复和亲。

政治较为安定,社会经济有所恢复。

开启了“昭宣中兴”的良好局面。

元平元年(前74年6月5日),刘弗陵因病驾崩,时年二十一岁,在位十三年,谥号孝昭皇帝,葬于平陵。

汉昭帝在位期间西汉王朝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有点小文景的意思。

减轻百姓负担,恢复对匈奴和亲慢慢使的西汉王朝恢复元气。

虽然汉昭帝在位期间一直优霍光把持朝政,但是即使是傀儡皇帝君臣不一心也很难做到盛世,更何况霍光并没有把汉昭帝当成傀儡小皇帝。

所以汉昭帝与霍光更像知己一般互相信任,君臣同心才开创了“昭宣中兴”的局面,可惜的是汉昭帝年仅二十一便死了,不然他会是西汉历史上又一位伟大的君王。

汉昭帝

9海昏侯

#p#分页标题#e#

刘贺(前92年-前59年)西汉第九位皇帝(公元前74年7月18日—8月14日在位),也是西汉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

元平元年(前74年),汉昭帝驾崩,因无子,刘贺接受皇帝玺绶,承袭皇帝的尊号。

刘贺即位十余日,霍光已与张安世谋划废之。

六月癸巳日,即刘贺在位第27天,其因荒淫无度、不保社稷而被废为庶人,史称汉废帝。

海昏侯刘贺不知道是真昏庸还是有抱负被除掉,汉昭帝死后霍光开始想把持朝政,于是他就选了个傀儡皇帝(和汉昭帝在位时完全相反)刘贺在位27天就被废了理由是太昏庸,荒淫无度,可是傀儡皇帝不就该这样吗?所以刘贺是不是真因为昏庸被废还有待商榷。

海昏侯刘贺

10汉宣帝

汉宣帝刘询(前91年~前48年1月10日)西汉第十位皇帝(前74年~前48年1月10日在位)即位之初,委政霍光。

地节二年(前68年)霍光死后亲政,地节四年(前66年)以大司马霍禹谋反,废霍皇后,彻底清除霍氏势力。

他致力于整顿吏治,强化皇权,设置治书侍御史和廷尉平,审核量刑轻重,维护法律正常,蠲免和削减租赋,以此安定民生,恢复生产;对外,因匈奴内乱,呼韩邪单于归附汉朝,消除了匈奴对汉朝的威胁;设置西域都护,政令自此颁于西域,有利于发展西域生产和中原与西域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黄龙元年,刘询因病崩于未央宫,葬于杜陵,庙号中宗。

汉宣帝是一个没有流量的贤君,他虽然没有前面几位先祖有名气,但是他做的政绩却超越了他们。

第一,虽然汉武帝打了一辈子仗,但是匈奴归附汉朝是在汉宣帝时期,汉武帝打通西域贸易但是并没有把西域纳入版图,而是汉宣帝将西域纳入版图,设立西域都护正式管理西域。

并且他还重视法律,亲自审查,使的西汉王朝的法律越来越正规,没有严苛的法律迫害老百姓了,与民休息,重视生产使的西汉再一次富强了起来。

别的不说了西汉只有四位皇帝拥有庙号,分别是,汉太祖刘邦(汉高帝),汉太宗刘恒(汉文帝),汉世宗刘彻(汉武帝)以及汉中宗刘询(汉宣帝)。

仅凭这一点就够了。

汉宣帝

11汉元帝

刘奭(前75年-前33年7月8日)西汉第十一位皇帝。

黄龙元年,汉宣帝崩。

刘奭继位在位期间,因为宠信宦官,导致皇权式微,朝政混乱不堪,西汉由此走向衰落。

竟宁元年五月壬辰,汉元帝在长安未央宫病死,终年42岁,在位16年,葬于渭陵。

汉元帝在位期间西汉的皇权开始落入外戚手中,这跟汉元帝个人有问题,他本人喜欢画画,喜欢写诗,喜欢儒家文化,就是不喜欢政事,外戚逐渐掌握国家大局,西汉外戚干政局面正式开启。

(昭君出塞就发生在汉元帝时期)王莽大家都知道吧,篡汉的那个,王家崛起的人物王政君也就是汉元帝的皇后,日后就是她侄子篡了西汉政权。

汉元帝

12汉成帝

刘骜(前51年-前7年4月17日)西汉第十二位皇帝。

竟宁元年(前33年)即位,沉湎酒色,荒于政事,各地相继爆发农民起义和铁官徒起义。

同时任由外戚专政,朝廷大政为太后王政君一族把持,埋下了王莽篡汉的祸根。

绥和二年去世,终年四十四岁,谥号孝成皇帝,葬于延陵。

又是一位明星皇帝,不过他有名可不是因为有功绩,而是昏庸。

赵飞燕大家都知道吧,就是“环肥燕瘦”里的燕,赵飞燕的丈夫就是汉成帝,赵飞燕的妹夫也是汉成帝。

赵飞燕,赵合德可以说把这个皇帝伺候的很好,甚至让他亲手掐死自己孩子都没问题。

也就是这时候开始,王莽开始逐渐参与国家大事,为日后篡汉奠定基础。

想记住汉成帝就记住赵飞燕就行,他就是赵飞燕故事里的男主角。

汉成帝

13汉哀帝

刘欣(前25年-前1年)西汉第十三位皇帝。

绥和二年(前7年)三月十八日,汉成帝病逝,刘欣即位为帝,改元建平。

元寿二年六月二十七戊午日(前1年8月15日),在位仅六年的刘欣驾崩,时年二十五岁,谥号孝哀皇帝,葬于义陵。

汉哀帝也是挺有名的“断袖之癖”说的就是他,不过我到认为汉哀帝并不是个昏君,他是有理想,有抱负的。

他在位期间虽然外戚仍然把握政务,但是王莽却没能发展起来,虽然没除掉王莽但是最起码没有让他继续发展,并且汉哀帝积极改革职务,将权力分散开避免一人权侵朝野。

而且汉哀帝还积极改革经济,颁布限田,限奴令并且为此触碰了权贵的蛋糕。

最值得称赞的事,他把乐府撤销了,乐府在汉武帝时期最为庞大,每年国家要花大量的钱养着他们,可是汉哀帝确认为没有什么用,并且乐府是不正经的音乐就把他撤销了,每年为国家省下了巨款。

至于同性恋嘛,汉武帝还有男宠呢,也是同性恋,就看自己怎么理解吧。

汉哀帝

#p#分页标题#e#

14刘衎(公元前9年-6年2月3日)西汉第十四位皇帝。

汉哀帝于元寿二年病死后,王莽为便于弄权,不肯立年岁较长的君主,于当年七月迎立年仅9岁的中山王刘衎入宫,九月初一辛酉日即位为帝,次年改元元始。

元始五年十二月,被王莽毒死。

刘衎死后葬于康陵。

王莽立的傀儡皇帝,什么都不懂的年纪被接入宫中做皇帝,然后又被王莽毒死了,一生都被王莽操控包括他的死亡。

汉平帝

15孺子婴

刘婴(5年-25年2月)刘婴一生仅仅是做了三年皇太子,四岁即被囚,又通令禁止任何人与他讲话。

孺子婴长大后,六畜不识,话也说不清楚,成了一个傻子。

更始三年(公元25年)2月,在临泾被李松杀死。

王莽的傀儡,最惨的事他没有登基,王莽自己称呼为“假皇帝”管理国家,孺子婴做的只是把西汉王朝丢了而已,三年太子没当过皇帝,长大还成了傻子,并且没保住命,真的是西汉最惨的君主了。

孺子婴

以上就是西汉14位帝王以及孺子婴的故事,后期还将继续更新东汉王朝,以及其他朝代的,感兴趣可以点一下关注。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军机大臣猝死轿中,风流皇帝乾隆亲临丧礼

一朝,刘统勋是少有的能臣,其重要性相当于朝的张廷玉。

他为人刚正廉洁,办事眼光深远,吏治练达而公正无私,深受时人的赞许。

乾隆曾评价他:“统勋练达端方,秉公持正,朝臣罕有其比,故凡审决大狱,督办大工程,悉命统勋前往莅事,无不治者。

” 刘统勋少年得志,25岁中进士,在雍正朝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主要从事的是文书工作。

乾隆即位后,认为刘统勋有办事能力,屡屡擢拔,乾隆元年为内阁学士,二年为侍郎,六年为左都御史,其后历任、、、大学士、军机大臣是一个的“火箭干部”。

乾隆六年,左都御史刘统勋上奏“议论”张廷玉,认为家族培植党羽有“满招损”的可能,应该自我抑制。

又认为,作为宰辅培养的讷亲在个性上有弱点,请求加以训示,使之能够省改。

注意的是,刘统勋这次上奏并非是弹劾张廷玉和讷亲,目的是要朝廷依靠御史制度监督考察吏治,虽然乾隆当时并不想动张廷玉,但对刘统勋的这个上奏还是十分满意的。

此后,刘统勋深受乾隆赏识,几次被派往外地督办漕运、河工,取得了显著的政绩。

乾隆十九年,清军征剿准噶尔部,刘统勋被调往巴里坤负责转运粮草。

但因朝廷此次发兵仓促,无法供应大军的粮草问题,清军大部不得不从伊犁撤回。

不巧的是,准噶尔酋长阿睦撒纳趁机发动叛乱,重新夺回伊犁。

刘统勋因为对前方战事不了解,给正在气头上的乾隆帝上了一道奏疏,建议军队应全部撤出伊犁,以避免更大的损失。

这道奏疏无疑是火上浇油,乾隆不分把刘统勋逮捕治罪,家属入狱连家产也被查抄。

事实证明,乾隆此举完全是头脑发昏所致,清醒后又将刘统勋官复原职,无罪开释。

乾隆二十一年,刘统勋被派往治河工地,主持完成了加高堤坝的工程。

此时的刘统勋已是年仅花甲之人,他事必躬亲,亲临治河工地,,顺利完成朝廷交给他的任务。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刘统勋经常被派往外地督办工程,还多次奉命出京,审理贪污大案,如云贵总督恒文勒索属下案、山东巡抚蒋洲挪用库银案、江西巡抚阿思哈受贿案等。

刘统勋因政绩突出,于乾隆二十四年被授予协办大学士,两年后晋升大学士。

按清制,首席军机大臣基本上都是满人,可自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傅恒去世后,首席军机大臣之职一时无适合的满人人选,这让刘统勋有了机会填补这个空缺。

从乾隆的用人手法来看,他一向偏爱年轻人,显然,这时的刘统勋并不年轻,这也说明乾隆只是让他暂代首席宰相一职而已,等到有了合适的人选,还是要恢复满正汉副的局面的。

果然,不久后两江总督尹继善被提拨为首席军机大臣,刘统勋退而求其次擢升为。

不过,尹继善上任不到一年便去世了,乾隆又将刘统勋擢为首席军机大臣。

在刘统勋当宰相的两年多时间内,虽然一向直言,但在某些事情上并不当场态。

他既不会沉默不言,也尽量不直接反驳乾隆。

一次,乾隆同刘统勋谈到各省州县多有亏空的问题,说经过三天的考虑,打算将亏空地区的州县官吏一律罢免,而以文秘翻译代替这些官员,并让他对此事立即表态。

刘统勋认为这种做法不甚妥当,但他也没有立即反对,而是说:“圣上聪思至三日,臣昏耄,诚不敢立即回答,容退而熟审之。

”第二天,刘统勋上朝说:“州县治百姓者也,当使身为百姓者为之。

”他的话还没说完,乾隆就表示收回自己昨天的意见。

乾隆三十八年十一月十六日,已经忙碌了一天的刘统勋奉命入宫议事。

到了东华门轿夫打开轿帘时,发现刘统勋已经昏迷,乾隆闻讯立刻派出御医抢救,但刘统勋还是充忙地走了。

刘统勋之死对乾隆来说犹如失去国之栋梁,其悲痛不难想象。

刘统勋治丧时,乾隆亲临现场,见到他家中十分寒酸,其状很符合儒家道德标准的宰相,也堪称楷模。

乾隆为此下旨说:“统勋神敏刚劲,终身不失其正”,并赐“文正”,这是皇帝给予臣工最高的称号。

不久,乾隆又下令准刘统勋入祀贤良祠,圆了君臣之义。

随机文章齐齐哈尔干尸复活之谜,被埋复活极力挣扎身连胎盘中国ufo视频震惊世界造谣,画面看起来连三岁小孩都骗不了!宇宙10大神秘谜案,宇宙中暗能量96%看不见摸不着(懵逼)网红区块链的应用领域有哪些,几乎能被运用到各行各业(未来可期)带土召唤外道魔像,揭秘宇智波带土会什么忍术

她是继令妃后给风流皇帝乾隆生孩子最多的妃子,结局如何?

在许多宫廷剧中,我不知道你是否还记得的纯妃。

她是一个性情温和、外貌出众的江南女子。

她第一次见到傅恒时就为他放弃了自己的财富,尽管她嫁给了,她仍然没有忘记心中的傅恒。

然而,当他知道傅恒心里没有自己的时候,她很难过,所以她心里没有傅恒,开始取悦。

然而,她很容易被激怒,并开始攻击傅恒的妹妹。

最后,她失去了孩子,选择自杀了,这是她在一部宫廷剧中的结局。

在另一出戏中,她的结局也不好,虽然她受到乾隆的爱,并为乾隆生了许多孩子,但她给乾隆生的孩子比她的配偶多,但同时她也是一个敢于爱与恨的女人。

当她知道她的孩子有继承王位的希望时,她开始对其他皇子使用阴谋。

当皇帝知道这些阴谋时,皇帝对她非常失望,最后痛苦地死去。

虽然这两个情节不同,但结局是一样的,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中,纯妃是什么样的女人呢?历史上,纯妃苏佳氏来自苏州,是一个江南女子。

不用说,她的外表绝对非常好。

进入宫殿后,她成了乾隆最喜欢的宠妃。

她的出身不高,经常被后宫里的其他妃子排斥。

然而,在成为乾隆最喜欢的宠妃后,她生下了乾隆的孩子。

在短短的几年里,她被提升为贵妃,最后因重病而被命名为了皇贵妃。

最后,她没有遭受痛苦,帝国医生没有给她诊断很长时间。

于是乾隆就封她为了皇贵妃,她也看见自己为乾隆生了一个孩子,不久就去世了。

虽然她去世了,但她的待遇比其他被授予头衔后死去的妃子还要高。

当时,当她去收集的时候,她应该和乾隆葬在同一个地下宫殿里,但是这一次地下宫殿里没有更多的空间来埋葬纯妃了,所以乾隆把纯妃葬在了皇家花园的坟墓里了。

当时,皇妃陵墓尚未修复,为了让这位纯妃生活舒适,乾隆为她建了一座坟墓。

它非常的高贵,价值白银13万两。

这表明了乾隆心里仍然很担心这个纯妃,后来,这座妃园陵墓被称为成园陵了。

在这座花园陵墓里,纯妃应该被视为地位很高的人。

乾隆的这种安排也表明,在乾隆的心中,纯妃还是很受重视的。

如果纯妃没有死,她仍然在后宫占有一席之地。

也许这是她的家,也许许多事情无法改变的。

敲醒古老沉睡的梦,推开历史沉重的大门,打开历史的画卷,回忆着触目惊心,来了在目的画面。

岁月的积淀使得酒清香四溢,也使得历史芳香醇厚。

时间逇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也在不停的发展,让我们一起拨开历史的迷雾吧! 随机文章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历史上最会说漂亮话的皇帝杨广像蛇的无腿蜥蜴玻璃蛇,能把身体分为数段仅剩头部逃生(天魔解体)希尔夫妇被外星人绑架事件,外星人绑架人类做研究/真实事件新西兰活捉一只恐龙,能活动行走自如吸引各古生物学家(假新闻)

加入收藏
               

汉朝历代皇帝 汉朝的历代帝王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