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恢复产后恢复方法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4-10-31 点击数:
简介:

【菜科解读】

产后经常会听到医生说产后恢复,产妇妈妈们肯定很想知道产后恢复指的是什么,怎么进行产后恢复是哪些恢复,产后恢复的方法是什么呢?

产后恢复指的是什么

1.骨骼关节系统恢复

十月怀胎,宝宝的重量使得妈妈腰椎前凸变大、骨盆前倾以及腹直肌白线分离等,这些都是从少女变成大妈的重要一步,进而分娩时耻骨分离,使得整个骨盆变形,髋关节移位,形成“大屁股”的骨架,大妈的形态显露无遗。

骨骼关节系统的恢复就是要恢复原来的形态,把骨盆和腰椎在通往大妈的路上拽回来。

只有少数的人会随着产后雌激素水平降低而重新恢复回来,相反地,大部分是需要人为恢复的。

2.肌肉失衡改善

肌肉失衡对于健身私教并不陌生,这些肌肉群的失衡多数因腰椎骨盆髋关节的改变以及盆底下坠而致,可以改善,但是别指望只通过肌群失衡的康复训练完全改变“大屁股”的大妈体态,还要加上产后恢复中心专业的骨盆恢复,才能告别“大屁股”!

3.产后体质调理

产后气血津伤,不能正常运动,体循环下降,影响身体代谢,身体容易受五邪侵袭,导致寒湿淤积体内,会有一些头痛、关节痛、腰痛,提不起力等症状。

产后妈妈尽早做体质调理,受益一生。

4.子宫复旧

分娩可能造成子宫易位甚至脱垂,这种更常见在少运动、体能较弱的妈妈中。

子宫复旧不良的产后妈妈,容易导致恶露不绝,甚至引发一些妇科疾病。

子宫没恢复好的妈妈们,一定要抓紧时间做子宫复旧。

5.盆底恢复

妊娠和分娩的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对盆底肌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盆底功能障碍,容易出现产后性生活不快、漏尿、子宫脱垂等症状,如果受损的盆底肌肉不及时恢复,在女性进入更年期时,随着整个身体生理功能的下降,漏尿、子宫脱垂等现象会更加严重。

6.体貌、身材恢复

产后体貌包括面部美容、以及疤痕修复、妊娠纹修复等;水桶腰、大象腿、梨形臀、蝴蝶袖这些产后身材问题,都可以通过坚持健身或和身材管理解决。

7.卵巢保养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

漫长的怀孕过程中,卵巢处于一种特殊的工作状态,排卵停止,月经消失,所有的激素水平都围绕着安胎育儿来制定。

产后及时的卵巢保养,可以让卵巢功能尽早恢复到产前状态,让新妈妈在享受幸福的同时不再有遗憾。

8.美胸蜕变

孕前一直对自己的罩杯耿耿于怀的妈妈,产后可能会“狡黠”地偷笑,但是笑得太早了,这种貌似增大的意外之喜仅仅是脂肪的堆积,甚至出现下垂的状况,通过力量训练或和胸部护理才会给您富有弹性的圆满罩杯。

产后恢复过程:

2个月“恢复”期

对女人来说,子宫很坚强,它可以用超强的耐力孕育新生命;子宫也很脆弱,它需要4~6周逐渐复原,6~8周才能完全愈合。

子宫的恢复包括三方面:子宫体的复原、子宫颈的复原和子宫内膜的复原,其中有时可部分没恢复好,都会对妈妈的健康不利。

子宫体持续收缩

把手放在腹部,能摸到个很硬的球形,这就是子宫体,胎儿胎盘娩出后它的最高处和肚脐的水平同高。

子宫体的恢复主要靠收缩,生产时子宫需要不断收缩将胎儿和胎盘挤出;分娩之后子宫会进一步收缩,将血块不断挤压排出,子宫体积也会慢慢缩小,摸到的球形逐渐缩小到最初并降入小盆骨腔内。

宫颈“闭门”修身

分娩刚刚结束时,由于充血、水肿,宫颈会变得非常柔软,宫颈壁也很薄,褶皱得像皱纹纸。

7~10天之后,宫颈内口会关闭开始“内部”修复。

一直到产后4周左右,宫颈才会渐渐恢复正常。

内膜再生

分娩后,胎盘和胎膜会完全与子宫壁分离。

这时候,从子宫内膜的底层,会再生出一层新的子宫内膜。

产后10天左右,除了胎盘附着面外,其他部分的子宫腔都会被新生的内膜所覆盖。


tips:产后轻运动

分娩后,除了子宫要恢复外,骨盆腔组织也要恢复,否则,下半身会有下坠感,容易腰酸,同时也容易引起尿失禁的毛病。

骨盆组织的恢复,必须避免下半身,特别是下腹用刀,像搬重物、下蹲的动作,在生产后半年内应尽量避免,不过进行一些产后运动,比如腹式深呼吸,以及在产后一周躺在硬床上进行抬腿、提臀,或膝胸卧式运动,则能使子宫和下腹有效收缩和复原。


子宫恢复也“偷懒”

子宫要完全恢复健康需要相当一段时间,这需要妈妈精心照料。

一旦照顾不周,就很可能出现子宫收缩不好、还是很大很柔软、迟迟不恢复到最初的模样、褐色出血持续不断等子宫复原不全的情况。


血量猛增如果子宫恢复不好,子宫内尚有血块或残留有胎盘时,子宫就会被血块填塞。

这样会“连累”子宫平滑肌停止收缩,造成子宫收缩不良,有可能会引起大出血的危险。


这是产后子宫恢复不全最突出的表现,在产褥期最容易发生,妈妈们要特别注意。


突然长出“小肚腩”有些妈妈生完宝宝后,小腹时无法消除,这常常是由于宝宝个头儿很大,怀孕时将小腹的皮肤撑到松弛,以至于无法缩小。

其实,大多数妈妈的子宫仍然是收缩正常的。


不过,如果在自检的过程中,产后2周后在小腹部仍然能摸得到一团东西,就很可能是子宫收缩不良或子宫肌瘤引起的,当然还要看出血情况。


快速恢复小妙招:

妙招一:及时排尿

产后,医生常常会嘱咐妈妈要尽早排尿,一般在产后4小时小便。

因为在分娩过程中,膀胱受压、黏膜充血、肌肉张力降低、会阴伤口疼痛。

不习惯于卧床姿势排尿等原因,都容易发生尿潴留,使膀胱胀大,妨碍子宫收缩而引起产后出血或膀胱炎。

妙招二:产褥期别“赖床”

老人都讲究分娩后要卧床,怕受凉。

不过,产后6~8小时,妈妈在疲劳消除后最好别“赖床”,第二天尽量下床活动,这样有利于生理机能和体力的恢复,帮助子宫复原和恶露的排出。


妙招三:哺乳刺激

刺激乳头也能帮助子宫收缩。

因此,不妨在产后让宝宝尽早吃母乳,只要宝宝一吸吮,子宫就会收缩,宝宝频繁地吸吮、频繁地产生这种反射刺激,会使子宫的恢复加快。

没有喂奶的妈妈,也可以采取按摩乳房或是热敷乳房的方式,刺激乳头。


妙招四:别当脏妈妈

分娩后沐浴,对妈妈来说有益无害。

如果是正常分娩,沐浴能使外阴伤口及周围的细菌不易停留,还能促进外阴伤口血液循环,有利于伤口愈合。

如果是剖宫产,而且采取的是皮肤横切口、皮下缝合的方法,那么沐浴时水是绝对不会进入伤口的。

只要在伤口表面敷一块纱布,不让水直接冲击伤口即可。

当然,伤口毕竟是很娇嫩的,所以沐浴完毕后,伤口应该重新换药,切勿用湿毛巾在伤口上来回擦。


妙招五:按摩

在产后初期经常按摩子宫底,让子宫肌肉受刺激收缩,也是刺激恢复的方式。



加入收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