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自然灾害,死了80多万人。

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陕西省华县,据
【菜科解读】
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陕西省华县,据历史记录,地震强度为8至8.3级,烈度为11度。
由于地震于午夜(子时)发生,多数人还在熟睡之中,因此逃生者寥寥。
这次地震最终导致83万人死亡,是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
据了解,此次地震共有101个县遭受了破坏,分布于陕、甘、宁、晋、豫5省约28万平方公里。
地震使当地民房、官署、庙宇、书院沦为废墟,较坚固的高大建筑物如城楼、宝塔、宫殿全部倒塌。
据《陕西通志》记载,位于西安市的小雁塔为时修建,在此次地震中被震裂,塔身从十五层减少为十三层。
此外,陕西渭南县境内曾有一座五指山,“如人指然,迥抱关门,嘉靖间地震后毁削无存矣”。
由于地震时正值隆冬,灾民冻死、饿死和次年瘟疫大流行造成的死者无数可计。
伴随着地震,山崩、滑坡、地裂缝、地陷、地隆、水患、火灾等次生灾害也相继发生,真可谓“自古灾伤无此惨也”。
嘉靖皇帝虽然没有就此次大地震下发“罪己诏”,但他派遣钦差大臣邹守愚到灾区“祭告境内、河洛之神及祀典所载神祗,其死者收瘗为厉坛以祭之”。
嘉靖三十五年三月,邹守愚来到山西荣河县,祭祀汤陵,并代表嘉靖宣读了为死难生灵写下的祭文:“惟神奉天抚世,奠境保民,圣德神功,万世攸赖。
兹者,因地震将蒲州等三州,临汾等十二县,河东运司城垣陷下,官民房舍倒塌,压死人口不计其数,守臣具实上闻。
朕不胜惶恻,兹命大臣,敬齐香帛,往诣祭告,伏冀圣灵鉴佑,默相化机,转灾为祥。
” 随机文章宋朝杨家将各个下场如何?不是袁世凯!李鸿章临终前举荐「他」 葬送了大清帝国学心理学的女人很可怕,心理学女人非常聪明/读懂你所有小心思英科学家推测人的极限寿命是3000岁,重启端粒酶就能延缓衰老天神赫拉是什么神,丈夫宙斯风流使得她嫉妒害神无数
手机是谁发明的?揭秘手机诞生背后的历史故事
本文将揭秘手机诞生背后的历史故事,从科技发展的角度剖析手机的发明与演变。
工具原料:系统版本:Android 13, iOS 16品牌型号:Samsung Galaxy S23, iPhone 14软件版本:Google Chrome 114, Safari 16一、手机的发明与早期历史手机作为一种便携式通信工具,其发明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
1973年,摩托罗拉的工程师马丁·库珀(Martin Cooper)首次展示了世界上第一个便携式手机。
这台设备被称为“DynaTAC”,是现代手机的始祖。
库珀在纽约街头进行了历史性的电话拨打,这标志着无线通信的新纪元。
库珀的发明不仅依赖于摩托罗拉的技术积累,还得益于当时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
为了能够将这样一台设备投入实用,摩托罗拉在此后十年中投入了超过一亿美元,用于开发和完善这一技术。
二、从模拟到数字:手机技术的演变手机从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的转变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20世纪80年代末,第二代手机技术(2G)出现,标志着从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过渡。
2G技术不仅提高了通话的清晰度,还引入了短信服务(SMS),大大扩展了手机的功能。
与此同时,诺基亚、爱立信等公司迅速跟进,推出了多款经典机型,这使得手机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普及。
手机逐渐从奢侈品变成了大众消费品,开启了手机普及的黄金时代。
三、智能手机的兴起与现代应用智能手机的崛起可以追溯到2007年,当时苹果发布了第一代iPhone。
这款设备不仅是一部手机,也是一台掌上电脑,它的使用触控屏幕和应用商店概念彻底改变了人们对手机的认知。
随后,Google推出了基于Linux内核的Android系统,使得智能手机市场进一步扩大。
现代智能手机已经不仅仅是通讯工具,而是成为了个人生活和工作的中心。
以Samsung Galaxy S23和iPhone 14为例,它们搭载最新的操作系统Android 13和iOS 16,不仅支持高速5G网络,还引入了创新的AI应用和增强现实(AR)技术。
通过各种应用程序,用户可以实现购物、支付、社交等多种功能,进一步丰富了手机的使用场景。
内容延伸: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6G技术的研究也已提上日程。
6G预计将支持更快的传输速度和更低的延迟,有望拓展到无人驾驶、远程医疗等领域,为社会带来新的变革。
此外,随着物联网(IoT)的发展,手机作为物联网设备的管理和控制中心,其作用日益凸显。
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不断融入我们的生活,把手机打造成我们日常生活的控制面板。
对科技爱好者来说,了解手机的发明历史和未来发展趋势,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使用当前技术产品,还可以引领我们探索未来的科技世界。
无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我们都将迎来更多可能性。
曾经让四川在历史上消亡的两次大屠杀
一次是南宋时长达60年抗击蒙古的战争,第二次是明末清初的张献忠屠川。
中外历史学家几乎一致认为:宋代是中国文明的第二次浪潮。
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而西方与日本史学界中,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时代的,也大有人在。
宋朝是一个重文轻武,以文治国的时代。
它能够同时抵御辽、西夏、金的轮番进攻,内部相对稳定,科学技术成就达到世界巅峰,同时,蒙古在灭亡它之后又全盘接受了汉文化。
归根到底,这是文化的力量,应当引起后来者深思。
当苏东坡以一种复杂的心情在赤壁怀古,高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时候,四川文化与经济的沉没以一种异常残忍的方式渐行渐近,空气里飘着血腥的味道。
公元1123年,蒙古发起了消灭南宋的战争,到1279年南宋灭亡的57年间,蒙古人在四川遭遇了空前激烈的抵抗,这个以屠城闻名,令欧洲闻风丧胆的强大帝国曾经三次攻下成都。
1231年,拖雷引兵攻掠四川,大肆屠杀成都居民。
千年古城只落得民无噍类,城中遗骸达到惊人的140万!最近有学者从宋史、元史和明史提供的数字统计,四川被蒙古人屠杀后,人口由1300万减少到60万。
南宋时期,中国的经济文化重心开始由西部向东南转移,而四川,经此一击,千年的繁华与古老的文明形态几乎荡然无存。
一个农耕与商业高度发达的地区刹那间回到半游牧状态。
蒙古帝国征服世界的战争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灾难,它的破坏程度一直延续到今天。
据美国历史学家Paul·B·Kern引用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即使到现在,中东地区耕地面积尚未恢复到蒙古入侵前的60%。
有西方学者这样认为:蒙古的屠杀和掠夺,使得丝绸之路上这一繁华地区到今天还没有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他们摧毁了五千年来陆续修筑的水利系统,使得大量的绿洲变成沙漠,使其经济下降到公元前1500年的水平。
宋朝时期的商业曾经是世界上最发达的,那里不但聚集了全世界最大的财富和资本,而且聚集了最多的商人和学者;然而,蒙古人的入侵使得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被消灭殆尽,使得最有可能第一个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中国从此衰落;而西方遭到蒙古人的打击似乎是恰到好处,既没有伤及筋骨,又被一巴掌打醒了。
在蒙古大军停止入侵西欧不久后,西欧正式启动了文艺复兴,开始了近代资本主义的强国之路!尽管古蜀文明有着极强的再生复原能力,但在整个明朝近300年的历史上,四川仿佛冬眠一般,悄悄地躲在大国版图的角落舔舐自己的伤口。
四川人的意气风发,才华横溢已成典籍中的追忆,而大国的目光也似乎从未认真停留于此。
四川人独有的思维、观念、形象,从未以汉唐时代的姿态再走上舞台,它越来越模糊不清,无足轻重。
时间是医治创伤的最好良药,四川人正在自主自为的生活中进行多元文化的融合与重生。
天府之国是人类生养繁衍的天生福地,也是历代割据政权的安乐窝,入主中原的根据地。
灾难与幸福是一对孪生兄弟,始终与她如影随形。
很不幸,当历史的车轮进入17世纪中叶的时候,她被一个乱世枭雄盯上了,这个人就是张献忠。
张献忠入四川,是习惯于在沉默中自在自为,独善其身的四川人的巨大灾难。
震惊世界的张献中屠川事件,几乎从根本上彻底摧毁了四川的文化与生产力。
尤其是对四万贡生——中国文明与文化传承者的屠杀,给后人留下了可以从多种角度理解的空白——从此再无四川人。
公元1646年深秋,已被多年战乱摧毁的四川以及成都经济,已经无力承担张献忠大顺政权及近60万军队的生存,再加上周边明朝军队正从多处逼近,张献忠决定放弃四川,打回陕西老家。
张献忠临走之前,趁夜一把大火彻底烧毁成都,然后朝广汉退去。
此刻,在张献忠进攻成都时被俘,后逃脱到四川犍为起兵,成为明朝抗击张献忠主力将领的杨展,正在四川彭山江口的一条战船上调兵谴将,突见成都方向浓烟冲天,大火映红了天空,如同白昼。
几个时辰后,他得到了张献忠撤退的消息,慑于张献忠强大的兵力,三天后,杨展方进入成都。
此时的成都烟雾弥漫,仍有余火在燃烧,空气中弥漫着呛人的焦糊味。
曾经千年繁华,让无数文人魂牵梦绕的大都会,连同城内数十万居民,从杨展眼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记忆中繁华的街道已被残垣断壁淹没,金碧辉煌,巍峨壮观仅次于北京紫禁城的蜀王宫建筑群早已灰飞烟灭。
成都,被张献忠从地球上彻底抹掉了。
在蜀王宫的废墟中,明朝士兵发现了一块高七尺,宽三尺,厚八寸的花岗石“圣?碑”,上面赫然刻着一排大字:“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物以报天,杀杀杀杀杀杀杀。
”落款为大顺二年,即公元1645年。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张献忠七杀碑,也是张献忠屠杀四川的最有力的证据。
在保存好作为证据的七杀碑后,杨展带兵4万朝广汉方向追去,而那里也是一片荒芜,了无人迹。
根据杨展的《万人坟记》记载,他在广汉曾经命令部队休息一天,其目的是试图寻找活着的人,了解张献忠杀人的情况。
然而,整整一天,数万军队除了找到万余具尸体外,一无所获。
据史书记载,当时成都周围已成一片废墟,白天不见人因,夜间虎狼成群,已经不适合人类生存。
杨展不得不将部队带回嘉定城,即今天四川乐山一带。
公元1646年12月11日,四川西充凤凰坡,身居几十万军队中心位置的张献忠被突袭而来的几百清军斩首。
一代枭雄就此了结。
公元1659年,清四川巡抚高民瞻入成都,他看到13年后的成都仍是一片荒芜:大街上长满了树木与艾草,人入其中,分不清东南西北,倒塌的城墙被野草淹没,一群群野鸡自由地散步,而晚上,则成了老虎的天下。
在他的要求下,清四川政府不得不将省会临时设在川北阆中,四川巡抚、监察御史均驻节阆中,并在此举行了乡试四科。
17年后,官府才迁往成都。
张献忠入四川,彻底摧毁了四川的经济与文化,是一次历史大倒退。
古蜀以来四川三千年文明史跌入最黑暗的年代。
张献忠到底杀了多少人?历史上恐怕永远无法准确统计,明史上称有60多万。
张献忠军队的铁蹄横扫四川前后20多年,祸遍巴蜀,使物力丰饶的天府之国,变为百里人烟俱灭,莽林丛生、狼奔豕突之地。
战乱使百姓弃田舍逃亡,十来年间,稼穑不生,颗粒无收,川人死于饥馑、瘟疫又倍于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