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传统食物

【菜科解读】
在云南文山,壮族是出了名的对吃特别讲究的少数民族之一,不仅有着独特的习俗人情,更有着让人欲罢不能的美食。
壮族许多传统的美食都收到受到了世界各地人们的爱慕。
1、五色花米饭
五色花米饭是壮族人的特产,云南壮族人民称之为乌饭,不但色彩鲜艳,而且味道悠远。
色彩有红、紫、黑、白、黄五种,叫“五色花米饭”。
每年的秋后,壮族人就把上等的糯米挑选出来,单独放好留待做花饭用。
壮族五色花米饭不但色鲜味美,而且还有良好的药物作用。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提到,五色花米饭中,用来染黑颜色的“枫香叶”,,人食之,能“坚筋骨、益肠胃、补髓”;染黄颜色的“染饭花”具有清热凉血等作用;用来染红颜色的“红兰草”具有生血的作用。
而用来染紫色的“紫兰草”,在壮族民间疗法中,单方熬汤服用,能医治糖尿病、高血压、头晕等症。
2、粽子
壮族的春节从大年三十至正月初一、初二,共三天,这三天主人和来客都必须吃粽子。
因为粽子在壮家是一种高贵的食物。
粽子象征着富裕丰收。
壮族非常的好客,所以有客人来就会拿出最好的食物招待客人。
粽子重要原料是糯米,但要有馅儿。
馅儿是由去皮的绿豆、半肥不瘦的猪脖子肉和草果粉拌制而成,挟在粽心里,煮熟后,味道非常的鲜美。
3、火草粑
火草粑又叫清明草粑粑,是一种将大米和糯米按一定比例掺合,加入洗净的清明草和适量白糖蒸熟,放入碓窝里反复槌打到极粘稠后,做成的类似于干壳饼一样大小的粑粑。
吃的时候用锅加少许香油微火煎热或者直接用火烘烤,慢慢让外皮形成一层黄锅巴,其香甜可口的味道让你无法释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