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饮食那些食物相克

【菜科解读】
夏季饮食注意事项?夏季饮食7大禁忌
因此,炎热季节必须讲究饮食调节,采取相应的对策。
夏季来临,也是大量新鲜蔬果上市之际。
尽管吃疏果有利于健康,但这7大禁忌你可千万别中招。
下面,和一起看看吧。
本文目录:1、夏季慎用温里和补阳之药食2、夏季忌多吃寒凉食物、热性食物及调料3、夏季忌多食坚果、牛蛙肉4、夏季忌饮冷牛奶,忌选用红黄色苦瓜5、夏季忌食烂生姜6、夏季中暑饮食四忌7、夏季忌空腹吃西红柿8、夏季注意事项夏季忌多吃寒凉食物、热性食物及调料夏季人的消化功能较弱,过多食用寒凉食物,易诱发肠胃痉挛,引起腹痛、腹泻。
而夏季人体普遍内燥外热,如果再食用热性食物及调料(八角、小茴香、桂皮、花椒、白胡椒、五香粉等),无疑会让人体虚火上升,还可能导致痛疮。
夏季忌饮冷牛奶,忌选用红黄色苦瓜夏季气温高,牛奶成了细菌最佳的培养基,人饮用冷牛奶后轻则致腹痛,重则可能引起肠道疾患。
苦瓜是夏季的食用佳品,在选择时以表面有棱和瘤状突起、呈白绿色或青绿色、富有光泽的为上品。
如果已经变成了红黄色,则表明苦瓜已成熟或者放置太久,这样的苦瓜不仅味道和口感差,而且也没有营养价值。
夏季忌空腹吃西红柿西红柿是一种既可 当水果又可当蔬菜的食物,酸甜可口,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及钙、铁、磷等矿物质,深受人们的喜爱。
但是,西红柿中含有大量的胶质、果质、棉胶酚等成分。
这些物质很容易与胃酸发生化学反应,凝结成不溶性的块状物质。
这些块状物质有可能把胃的出口堵住,使胃内的压力升高,引起胃扩张,甚至产生剧烈的疼痛。
而在饭后吃西红柿,胃酸与食物充分混合后,大大降低了胃酸的浓度,就不会结成硬块了。
因此,夏季忌空腹吃西红柿。
学龄前膳食:留住营养的烹调方法
家长们一起来看看吧。
怎样合理烹调: 1. 米、面等主食的合理烹调 淘米时,随淘米次数、浸泡时间的增加,米、面中的水溶性维生素和无机盐容易受到损失。
做泡饭时,可使大量维生素、无机盐、碳水化合物甚至蛋白质溶于米汤中,如丢弃米汤不吃,就会造成损失。
熬粥、蒸馒头加碱,可使维生素B1和维生素C受破坏。
很多油炸食品,比如炸薯条等,经过高温油炸,营养成分基本已损失殆尽。
总之,在制作米、面食品时,以蒸、烙较好,不宜用水煮、捞和油炸,以减少营养素的损失。
2. 蔬菜的合理烹调 蔬菜含有丰富的水溶性B族维生素、维生素C和无机盐,如烹调加工方式不当,很容易被破坏而损失。
比如,把嫩黄瓜切成薄片凉拌,放置2小时,维生素损失33-35%;放置3小时,损失41-49%。
炒青菜时若加水过多,大量的维生素溶于水里,维生素也会随之丢失。
包馄饨时,我们总是把青菜先煮一下,挤出菜汁后再拿来拌馅儿,维生素和无机盐的损失则更为严重。
菠菜中含有大量的草酸,溶于水进入体内后,易形成不溶于水的草酸钙,妨碍人体对钙的吸收。
科学的吃菠菜的方法,应将菠菜加水稍煮后,把汤倒掉,再凉拌着吃。
胡萝卜含有大量的β-胡萝卜素。
但它们只存在于细胞壁中,必须经过切碎、煮熟及咀嚼等方式,才能加以利用。
另外,β-胡萝卜素是一种脂溶性物质,因此生吃或者烧汤都不能加以吸收。
最科学的烹调方式是切块和肉一起炖20分钟左右。
3. 肉类的合理烹调 一般来说,肉类所含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因性质比较稳定,在烹调过程中损失较少。
烹调时以红烧、清炖,维生素B1的损失最多,高达60-65%;蒸和油炸损失为45%;快炒亦损失13%。
肉类中所含的维生素B2,清蒸丸子损失为87%;红烧、清炖肉块损失40%;快炒肉丝仅损失20%。
避免维生素的流失需注意: 1.清洗各类原料,均应用冷水,清洗时间要短,不能浸泡或长时间搓洗。
2.要遵守先洗后切的原则,先切后洗会使水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损失。
3.在饭菜质量要求允许的情况下,原料尽量切得细小一些,以缩短加热时间,有利于营养素的保存。
4.原料尽量做到现切现炒、现做现吃,避免较长时间的保温或多次加热,可减少维生素的氧化损失。
5.在焯菜、做面食时尽量不加碱或碱性物料,这样可避免维生素、蛋白质及矿物质的大量损失。
6.在口味允许的前提下可多加醋,这样便于保护维生素,促使钙质吸收。
7.鲜嫩原料提倡旺火快速烹调,缩短原料在锅中停留的时间,这样能有效地减少营养素受热被破坏。
营养学专家建议 可选用橄榄油煸炒绿色蔬菜,β-胡萝卜素的吸收量是蒸着吃的5倍。
而β-胡萝卜素对儿童的视力有保护作用。
尽量用铁锅烹调番茄等酸性食物,它能使活性铁的吸收量超过2000%。
炖汤的时候滴几滴醋,能更好地溶解骨头里的钙质,从而使汤品的含钙量增加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