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饮食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中?有近1,4来自不营养的食品和饮料

照片来源:Caleb Oquendo/Pexels糖果、蛋糕和
【菜科解读】
英国里兹大学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少吃含糖糕点和薯条有助于对抗气候危机。
照片来源:Caleb Oquendo/Pexels
糖果、蛋糕和饼干占食品相关温室气体排放的8.5%;茶、咖啡和酒精等饮料占15.1%,合计占23.6%。
照片来源:Sharon McCutcheon/Pexels
据环境资讯中心(姜唯 翻译;林大利 审校;稿源:ENS):英国里兹大学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少吃含糖糕点和薯条有助于对抗气候危机。
研究团队在调查了三千多种非品牌和4万种品牌食品后发现,与饮食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中,有近1/4来自不营养的食品和饮料。
对人体不健康的饮食 同样对地球有害
研究人员研究了个别食品和品牌的生产、运输相关温室气体排放,并依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营养素摄取量指南,计算这些食品的营养素;接着使用「myfood24」网站的营养分析软体,针对212名成年人三个整天的食物和饮料消耗量进行分析。
结果发现,肉类占饮食相关温室气体排放量的32%,饮料占15%次之,14%来自乳制品,8%来自蛋糕、饼干和糖果。
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差距上,荤食食品比素食食品高出59%,男性的饮食比女性高出41%。
在饱和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的摄取上,如果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营养摄取量(Recommended Nutrient Intakes, RNI),那么个人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也会比RNI摄取超标者低。
除了吃素 少吃甜食、少喝咖啡也能更环保
这份研究证实,对人体不健康的饮食,也往往对地球有害。
糖果、蛋糕和饼干占食品相关温室气体排放的8.5%;此外,茶、咖啡和酒精等饮料占15.1%,合计占23.6%。
虽然偶尔吃垃圾食品不至于造成太大伤害,但经常吃则已证实会增加肥胖和慢性疾病的风险。
心血管疾病、第二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和一些癌症,都和过量的垃圾食品有关。
里兹大学的研究发表在科学期刊《PLOS ONE》,标题为「个人饮食与温室气体排放:英国温室气体排放与营养摄取之关系」,详细探究个人饮食对温室气体的影响,以及我们每个人如何透过改变饮食习惯来对抗气候变迁,同时改善营养摄取。
主要作者、里兹大学医学院博士后研究员瑞平(Holly Rippin)博士说:「我们都希望尽一己之力来帮助拯救地球,我们的决定可以有所贡献。
我们确实需要这重大的文化变革——显著减少肉类和奶制品的消费,这些产品加总占饮食相关碳排放量的46%左右。
」
「不过,我们的工作显示,微小的改变也可以产生巨大的效果。
只需少吃甜食和少喝咖啡,就可以过得更环保永续。
」瑞平说。
男性饮食喜肉多、饮酒 碳排放高出女性四成
研究发现,未加工、以植物为主的饮食也是一种永续饮食。
研究人员指出,2019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迁专家委员会(IPCC)的报告表明,采取这种饮食可以防止1/5的成年人过早死亡,同时将饮食相关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80%。
男性的饮食习惯特别重要,其温室气体排放量比女性饮食习惯高了41%,主要是因为男性相对较喜欢吃肉和喝酒。
另一位作者葛林伍德(Darren Greenwood)博士说:「其他研究显示,男性饮食碳排放量较高和他们需要更多能量有关。
不过,他们比较偏好从肉类摄取能量,而非其他碳排较低的食物。
」
本文转载自「环境资讯中心」网站,内容由许多专家学者及民间环团,提供国内外环境教育与环保资讯;主题涵盖全球变迁、温室气体控制、环保生活、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保育、能源节约与能源效率、绿建筑等各面向。
期许能替没有选票的山林、湿地、海洋、土地发声。
第一次世界大战除欧洲战场,英国与德国还在南美洲打过吗?最后谁赢了
而胜利者英国人则骄傲的说:在福克兰群岛(英国称呼)打败阿根廷算什么?德国比阿根廷牛吧?68年前,就同一片海域,我们击败过德国! 德国海军在福克兰群岛(本文以英、德为主,所以用英国称呼)被英国打败过?没错。
那是1914年的12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激战酣的时候。
德国和英国的主战场不是在欧洲吗?怎么跑到南美洲南端大打出手?因为英国是世界性殖民帝国,而德国也是新兴的殖民帝国。
两国为了打击对方的海外运输线,都把战火烧到对方在海外的地盘。
比如在南美洲,英国垄断着秘鲁、智利的矿产贸易。
德国为了打击英国,在1914年11月发动了科罗内尔海战,几乎全歼英国舰队,英海军损失极为惨重,这对英国来说是空前的惨败。
所以,英国要报复德国。
作为胜利者,德军主帅冯-施佩有说不尽的骄傲。
科罗内尔海战发生于智利的太平洋沿岸,而德国舰队要回欧洲,必须经过南美洲南端的合恩角,进入南大西洋,经福克兰群岛北上。
英国决定在福克兰群岛拦截德国舰队。
而冯-施佩则打算在回国的途中,再击沉几艘英国玩玩,他还没有从科罗内尔海战大胜的兴奋中缓过劲来。
1914年12月6日,由沙恩霍斯斯特号、纽伦堡号、埃姆登号、德累斯顿号、莱比锡号、格奈泽瑙号等舰船组成的舰队,乘风破浪,向福克兰群岛驶去。
福克兰群岛是在1600年,由荷兰航海家威尔德“真正发现”的。
法国、西班牙先后控制过福克兰群岛。
1816年,刚自立的阿根廷认为是阿根廷的。
但在1833年,英国完全控制了福克兰群岛。
签于福克兰群岛在南大西洋的重要性,英国在岛上存了数量巨大的煤,以供过往的英国船只加煤。
德国各个舰长认为我们应该占领福克兰群岛,把煤加在德国的船上。
冯-施佩觉得有道理,下令各舰急速驶向福克兰群岛。
而英国当时还没有发现德国舰队要攻击福克兰群岛的企图,只是调集一些军舰,组成新的舰队,准备在南大西洋海域寻找德国舰队,并与之决战。
巧合的是,英国舰队刚到福克兰群岛集结,迎头就碰上了要去斯坦利港抢煤的德国舰队。
没想到,德国的格奈泽瑙号军舰发现英舰后,赶紧向后撤退,扰乱了德舰军心。
而冯-施佩正率主舰号进攻斯坦利港,和英国的无敌号、不屈号两艘巡洋舰面对面…… 碰上德国主舰,把英舰主帅斯特迪吓坏了,他有些手足无措。
没想到冯-施佩比他还胆小,根本不敢和强大的英军无敌号作战,放弃了抢斯坦利港煤炭的计划,只想逃离福克兰群岛。
天上掉下一张鸡蛋灌饼,别提斯特迪中将多兴奋了,他下令以20节的速度追击只有18节的德舰。
德国舰队在集中逃跑的过程中,莱比锡号落了单。
论实力,德舰并不在英舰之下。
冯-施佩不知道是不是大脑短路,他竟然准备牺牲几艘主力战舰,以掩护小型舰逃跑。
这两艘倒霉的德舰是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泽瑙号。
而这两舰面对英国的无敌号、不屈号,在火力上完全不对等。
沙恩霍斯特号在英舰的猛烈攻击下开始沉没,格奈泽瑙号也在弹尽粮绝中消失在茫茫大海中,估计也沉了底。
德国这支舰队几乎,只有一艘吨位较轻的巡洋舰侥幸溜走了。
而这艘幸运的德舰,半年后也被英国军舰给轰入海底。
福克兰海战,不但德舰几近全军覆没,就是舰上的德国士兵,大多数人掉进海里淹死。
只有极少数的幸运儿,被讲究“战争人道主义”的英国舰队捞了上来,成为英国装点外交的门面。
英国成功复仇,出了口恶气。
同时让英国兴奋的是,此战惨败后,德国再没有能力在远洋海域给英国造成威胁。
随机文章字词形音义43级/100级地震可毁灭地球吗?43级就可以震毁宇宙(100级是要上天)揭秘属什么的人不能养龟,兔、龙、狗与乌龟从图不能养(招来厄运)南极雪化了会怎么样,孟加拉国被淹没/古老病毒恐爆发/人类或灭亡狗为什么不能吃葡萄,葡萄对狗是剧毒/引起急性肾衰竭(致死率近半)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有什么关系?他们都是英国的后裔吗
虽然在地理距离上,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最近的也有2250公里。
而从北京到广州,也差不多在两千二百公里左右。
新西兰被认为是澳大利亚的“小兄弟”,有几点: 一,澳大利亚面积769万平方公里,新西兰不到27万平方公里,连澳大利亚还的零头都差好几截。
二,澳大利亚人口2488万,新西兰479万,也不到澳大利亚的零头。
三,澳大利亚人均GDP为5.38万美元,新西兰4.29万美元。
四,在国际江湖,澳大利亚出的风头要比新西兰多,嗓门也大。
需要承认的是,两国的关系确实比较特殊。
首先是地理上,他们都是大洋洲第一重要和第二重要的国家。
有人说在大洋洲,澳大利亚是超级大国,新西兰是次超级大国。
然后是人口中。
澳大利亚以白人为主,约占人口总数的九成以上。
而在澳大利亚白人中,来自英国的后裔是最多的。
新西兰也是如此,白人占总人口的七成以上,也以英国后裔为主。
从血缘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关系非常亲密。
这点类似于美国与加拿大的关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都参加了,组成了著名的澳新军团。
一战时,1915年,澳新军团参加了位于土耳其的加利波利一战,伤亡三万多人。
为了纪念这次惨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同时把4月25日定为澳新军团日。
而在国家层面,两国简直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都属于君主立宪制国家,他们的老大是同一个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官方语言更不用说了,都是英语。
新西兰人到澳大利亚旅游,用不着翻译,语言几乎没有差异。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根都来自英国,两国的国旗几乎让人难以分辨,都是米字旗加蓝色打底。
澳大利亚的国旗,是左上角有个米字,右侧及左下方共有6个星星。
其中左下侧的七角星最大,这个七角星寓意着澳大利亚共有七个一级行政区(6州1区)。
新西兰的国旗,也是左上角有个米字旗,右侧有四个白色红心的五角星星,象征南十字星座。
而澳大利亚国旗右侧的五个小星星,也象征着南十字星座。
因为两国国旗太像了,经常被人认错。
新西兰国旗出现在1902年,而澳大利亚国旗出现在1954年。
新西兰指责澳大利亚抄袭新西兰国旗,要求澳大利亚赶紧换国旗,袋鼠大绵羊都可以。
换国旗是个麻烦事,澳大利亚不想换,说我们的国旗和你们的国旗出现时间差不多,只不过当时只用于军舰旗,不能说你们新西兰的国旗就比我们早。
两国经常互喷口水。
澳大利亚说:换国旗?要知道,你们新西兰直到现在,都应该属于澳大利亚的一部分。
你们连国家都不应该算,哪来的什么国旗。
在澳大利亚的最高法律里,出现了“新西兰”字样。
都知道澳大利亚有六个州,即新南威尔士州、维多利亚州、西澳大利亚州、南澳大利亚州、塔斯马尼亚州,实际还有一个州,就是“新西兰州”。
在新西兰成为国家之前,是属于澳大拉西亚的一部分。
澳大拉西亚在哪?就是包括整个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新几内亚,以及周边一些陆地面积较小的群岛。
由于澳大利亚是澳大拉西亚的主体,澳大利亚惯性的认为新西兰直到现在还是澳大利亚没有收回的那部分。
而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曾组成澳大拉西亚体育代表团,参加过1908年的伦敦奥运会、1912年的斯德哥尔摩奥运会。
澳大利亚一直想“收回”新西兰,甚至打算劝说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使用共同的货币,然后慢慢进行整体性融合。
新西兰当然不愿意,就是算亲兄弟也早就分了家。
哪有哥哥和弟弟在一起过日子的道理。
兄弟俩愿意,俩妯娌还不愿意呢。
勺子碰锅沿,这日子能过得安生? 不过,新西兰也不敢过于得罪“大哥”澳大利亚。
毕竟,新西兰的市场(含就业市场)太小,很多新西兰人都会选择去澳大利亚工作,定居。
新西兰对与澳大利亚的弟弟和兄弟的关系,也基本上予以默认。
只不过涉及到自己的利益时,该争的还要争,半点不能客气。
随机文章美国土星5号运载火箭,长110米起飞重量3000吨(冯布劳恩设计)土耳其SOM巡航导弹,可在防空系统外精确打击目标面粉遇火会爆炸吗,实验证明是会爆炸/几秒钟就可引爆全场揭秘黄种人是所有人种的祖先吗?晒的少变白种人/暴晒变黑种人人的长相是前世修来的,前世修善果长相甜美/作恶则长相丑陋